倦勤斋匾额,乾隆御笔。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意谓年老厌倦万机,以示此斋为太上皇在花园中的憇息之所。
倦勤斋匾额,乾隆御笔。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意谓年老厌倦万机,以示此斋为太上皇在花园中的憇息之所。
①清宫佛堂名,位于紫禁城内西北隅建福宫花园南,主供无量寿佛。1923年6月26日夜建福宫大火,殃及该殿,今仅存遗址。 ②清宫中正殿佛堂区的统称。清代档案、文献中,常把以中正殿为中心的一组佛堂建筑(计有:中正殿、中正殿后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梵宗楼10处)总称为“中正殿”。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中正殿念经处”,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办造佛像等事务。 ③清代中正殿一带,在明代有道教神殿玄极宝殿,后渐次更名为隆德殿、中正殿。明、清两代的中正殿应有某种联系,有待进一步考定。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Virtual Reality),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内的一项全新技术。它通过高性能的图型工作站产生逼真的三维仿真场景,再通过投影机将其投影在大型屏幕上,配合音响、交互式控制系统,产生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
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我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合作创办,我国博物馆界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实体,有常设机构和日方常驻工作人员。 研究所位于我院非开放区,总占地面积2000m2,由主机房、演播厅、小展厅、研究室、办公室及附属用房组成。演播厅内安装了美国Sgi公司的ONYX3800超级图形工作站、比利时Barco公司最新型的GALAXY投影机和大型投影幕等高新设备,并设有54个观众席。 成立该研究所,使我院能够借助更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来强化“保护、研究和展示”为主的博物馆基本功能,其工作内容主要为以下4方面: 1.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我院古代建筑的形式、结构、装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系统、准确地采集和再现,并以虚拟现实(VR)作品的形式公开展示。 2.推进我院“数字故宫”建设,建立、充实和完善我院古建筑及院藏文物的三维模型数据库。 3.开发古建筑及文物数据采集、保存和展示的多种手段。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
延春阁,平面呈方形,面各五间,周围廊,二层出平座,四面各三间。《国朝宫史》记载有:阁内南面匾曰、联曰;东室门上匾、西室门上匾、东次室联、东西室内匾、右室联、西面匾、左室匾、右室匾;二层楼上匾、最上楼匾等语。从记载来看,延春阁虽然外观二层,内实为三层,为明二暗三有夹层的楼阁式做法,其中底层间隔较多,宁寿宫花园的符望阁仿延春阁所建,因其底层分布复杂多变,真真假假变幻其中,身临其境难辨东西南北,因有迷楼之称。由此延春阁布局之复杂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