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我院举办系列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我院举办系列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我院举办系列活动
时间:2012-05-18

  201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处于世界变革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文物藏品最多、文化资源最丰富、参观接待量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今年紧密围绕这一主题,策划开展了以专题讲座、艺术表演、数字体验等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借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单霁翔院长在我院报告厅以《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为题,为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博爱好者做专题讲座。这是单霁翔院长在就任后,首次在红墙院内面对近300名社会公众的讲座。单霁翔院长多年来在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此次主讲以功能城市的产业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并结合故宫博物院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特点,阐明了博物馆与城市遗产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在单院长讲座的同时,在故宫的箭亭广场举办了一场围绕志愿和公益为核心理念的“文化•艺术”盛宴,以“漫步文博殿堂,欣赏古典音乐,聆听国宝故事,探寻文化之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我院的志愿者以独特的方式阐释文化、解读历史,将《石鼓春秋》以评书式讲解方式介绍给公众;中国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呈现的”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活动”邀请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及其大提琴乐团,将人们平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用大提琴演奏方式呈现给公众。这场妙趣横生的演出还邀请了著名学者于丹前来义务主持。于丹用她极富魅力的语言将传统文化的宣讲与西方高雅艺术(交响乐)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古老的红墙黄瓦间为皇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气质。
  下午,来自新源里第四小学和北京史家胡同小学250余名师生参加了“感受故宫文化精粹,体验故宫数字技术”活动。学生们通过观看知识影片、聆听专题讲座、参与游戏互动、体验故宫数字馆等活动,拉近了学生与博物馆的距离,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通过“5•18国际博物馆日”这场艺术与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使社会公众充分地欣赏艺术、解读文化,深刻体会到艺术与文化是蕴含于故宫建筑、历史、文物背后,更值得公众关注的方面。

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源于1977年。当时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行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行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确定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根据世界博物馆发展的现状,确定每个博物馆日的主题。

箭亭

石鼓

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大石头。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其圆顶呈馒头形,上狭,中间略鼓,平坦光滑,下凹凸不平天然曲折,底部均为人工凿成的平底。10鼓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高95厘米,最矮者高60多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