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我院举办“艺术•文化”宣传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我院举办“艺术•文化”宣传活动
时间:2012-05-18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院联手国家大剧院,在故宫箭亭广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艺术•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和来自国家大剧院的大提琴艺术家,以志愿奉献和公益服务为主旨,为故宫的观众带来了极为难得的文物讲述和古典音乐演奏。
  一大早,箭亭广场就已经布置就绪。箭厅上悬挂的活动横标、亭下廊内的巨型显示屏、专业的音响设备、宣传展板和五彩缤纷的气球,烘托出活动气氛。工作人员为路过的观众发放宣传材料、印有故宫LOGO的气球,以及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贴纸LOGO。
  活动于9:30拉开帏幕。我院志愿者王新华老师主持讲述活动。故宫志愿者委员会主任赵黎明先生介绍了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此次宣传活动的志愿与公益特色、故宫志愿者队伍的构成及服务状况,并代表所有志愿者表达了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志愿服务的心声。随后,志愿者朱宝成老师以《石鼓春秋》为题,用其最具特色的评书式讲解方式,向观众讲述了石鼓从唐代发现,到辗转来到故宫成为一级文物的传奇经历。
  随后的一个小时,特邀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女士主持的、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先生的大提琴乐团演奏的中西古典名曲音乐会在箭亭广场上演。于丹女士的主持,语言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朱亦兵先生在每曲演奏前,都为观众做简要的音乐介绍。低沉优雅的大提琴乐曲在古老的皇宫内响起,给听众带来美妙愉悦的感受。
  音乐会后,讲述活动继续进行。10位经验丰富的故宫志愿者,以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讲解为现场观众介绍了故宫的钟表馆、珍宝馆、陶瓷馆、书画馆的展览文物。活动现场虽然烈日当空,却不时传来掌声与赞叹。
  此次博物馆日,将高雅的音乐与普及型的志愿者文物讲述相结合,打造“艺术•文化”一体的宣传平台,让来到故宫的观众可以“漫步文博殿堂,欣赏古典音乐,聆听国宝故事,探寻文化之源”,是一次具有启示性的成功范例。

箭亭

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源于1977年。当时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行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行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确定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根据世界博物馆发展的现状,确定每个博物馆日的主题。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黎明

黎明,清人,生卒年、字、号、籍贯不详。乾隆时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翎笔。

石鼓

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大石头。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其圆顶呈馒头形,上狭,中间略鼓,平坦光滑,下凹凸不平天然曲折,底部均为人工凿成的平底。10鼓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高95厘米,最矮者高60多厘米。

传奇

传奇:1.小说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唐传奇多为后代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等也有称为传奇的。2.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以别于北杂剧,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著名作品有《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珍宝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