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故宫博物院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时间:2011-05-10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故宫博物院将以“兰亭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为主题,面向公众开展以图片展、讲座等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朋友们能够关注和传承兰亭文化,强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活动之一
  在神武门外广场设“兰亭特展”宣传区,为今年9月21日至12月5日即将开展的“兰亭特展”和“兰亭珍拓展”做展前预告,加深人们对兰亭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认识,普及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对象:社会公众。
  活动之二
  1、5月18日上午9:00—10:30,在故宫报告厅举办“红墙黄瓦忆兰亭”主题宣教活动。
  活动对象:由中小学学校集体组织参加活动,总参与人数为350人。
  2、5月18日下午2:00—4:00,在故宫报告厅举办一场专家讲座,讲座题目为《修禊·王羲之·兰亭序》。
  活动对象:社会书法爱好者(18岁至65岁)的公众通过预约电话报名,获得预约号。预约听众凭有效证件及预约号免票进入故宫博物院报告厅聆听讲座内容。总参与人数350人。
  预约电话:85007898、85007899。
  报名时间:5月10日—13日上午8:30—下午4:30

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源于1977年。当时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行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行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确定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根据世界博物馆发展的现状,确定每个博物馆日的主题。

神武门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