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举办兰亭文化系列宣传讲座《乾隆皇帝与兰亭序》
故宫博物院举办兰亭文化系列宣传讲座《乾隆皇帝与兰亭序》
时间:2011-07-22
  2011年7月16日,由故宫博物院清史专家刘潞研究馆员为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博物馆观众作了题为《乾隆皇帝兰亭序》的讲座。
  刘潞老师从乾隆皇帝对王羲之书法的酷爱入手,从五个角度全面梳理了兰亭文化的渊源和历代帝王对其追捧和传承与发展,着重讲述了乾隆皇帝的兰亭情结和他的审美意趣,探求出帝王及平民对王羲之书法的喜爱、欣赏直至推崇备至的社会思潮。其间,刘潞老师结合幻灯片,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兰亭序》中涉及的人物故事以及王羲之的书法特色。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令听众如临其境,陶醉在“清流激湍,茂林修竹”的绝美境地之中。讲座休息期间,刘潞老师还与听讲者进行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
  兰亭文化系列宣传讲座,是为大众普及“兰亭文化”提供的一个广阔平台。7月16日清晨,故宫宣教部工作人员在午门外设讲座接待处,为预约听众办理入院手续,认真核对每一位报名者的身份证及报名信息,核实无误后,为他们发放进院标识,由工作人员组织引导进入院内。由于预约观众以中老年居多,由午门步行至报告厅路程较远,院里专门准备了两辆大巴在熙和门前等候预约观众,将观众送到报告厅。下车后,许多观众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在故宫里坐车,这里的工作人员考虑地真周到啊!我们既少走了路,又享受到了贵宾级的待遇。非常感谢故宫工作人员的体贴细致。讲座结束后,观众在留言薄上写道:“非常感谢故宫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

乾隆皇帝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午门

熙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