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发布会在院内召开
“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发布会在院内召开
时间:2010-06-25
  2010年6月23日,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在故宫博物院内举行发布仪式,宣布三方共同合作研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正式完成。
  “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建设的宗旨是以观众的体验为核心,以视觉和听觉沉浸的方式,力图使观众在观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时能领略到北宋京城汴梁繁华的盛景。系统采用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作的所有细节。专业人员还根据画卷情节安排了54个场景,在书画专家们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模拟设计了700多段人物对话,以及结合场景的声效和优美的音乐。此展示项目以影院音响的音质,通过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由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多点触控的荧屏上进行操作。观众不仅可以观赏画面的任意细节,并且会随着画面位置的变换、声音的平滑过渡,体会到画中游的感觉。今后大家在参观故宫时,可以在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武英殿)里借助这一创新的多媒体展示平台,在欣赏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超高清晰数字影像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八百多年前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三方项目组成员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习惯,在微软公司的ICE、Silverlight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散点透视的空间造型特点,研发了独创性的三维布局恢复算法和虚拟环境组织方法,通过使用“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的数据管理策略,实现了超大量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流畅调用。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分别在发布会上致辞。李季副院长特别表示:“在‘故宫学’的指引下,古老的故宫博物院正在通过数字故宫的实践,为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这次产、学、研相结合,多学科、跨领域精诚合作,更为传统博物馆在新技术时代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表示:“技术的运用会给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启新的篇章。此次与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大学展开合作是博物馆、企业以及高校依托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益尝试。它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利用科技的力量使文明之光得以薪火相传。”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表示:“作为秉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的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对于可以投身于中华国宝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可以为后世的中华儿女了解中华文明的瑰丽献出一份力量而深感荣幸和自豪。此次能够与故宫博物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合作,也为提升我校的科研水平、拓展研究思路、建设世界级一流大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武英殿

透视

绘画造型术语,以近大远小的规律科学地展示人物和景物的空间关系和远近层次,达到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成为写实绘画的基本法则。

散点透视

指在绘画视点的组织上并无集中的明确焦点,而是采用所谓“步移景易”的分散视点群,将其分散到画面的各个部分,故名。散点透视法多用于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手卷的创作中,虽然从一点上看全幅不符合透视法原则,但随着手卷的徐徐展开,每部分画面都是平视的效果,便于展现作品的整体和细部。

华表

又称擎天柱。柱身为圆柱形,底部雕有海浪巨岩,周身雕刻朵朵云团。一条巨龙于云朵间盘绕柱身扶摇而上,龙首插有镂雕的如意云板。柱顶为莲花纹圆盖,突出于云板之上,盖上蹲一石雕望天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