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墨存 兰亭今咏”诗词大奖赛圆满落幕
“紫禁墨存 兰亭今咏”诗词大奖赛圆满落幕
时间:2011-11-04
  为配合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9月21日在午门延禧宫推出的“兰亭特展”及“兰亭珍拓展”,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与中华诗词学会联合发起了“紫禁墨存 兰亭今咏”中华传统诗词创作大奖赛。此次大奖赛旨在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一个赏兰亭、咏兰亭、倡古风的展示交流平台,体味赞美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瑰丽。
  该项目是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2011年度重点工作项目之一,2011年4月开始策划实施,6月30日大奖赛诗词征集活动正式启动,8月31日截稿。通过高校传播、网络传播、平面媒体传播的三线传播方式,在短短两个月的诗词征集活动期间,大奖赛组委会得到了众多古体诗词爱好者的热烈回应,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地海外华人的征稿作品2500余首。投稿作者可谓少长咸集,有甫入学校的儿童,也有耄耋之年的老者。很多参赛作者不仅寄来了自己的参赛作品,还特别附信,表达自己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主办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有些作者甚至将他们的参赛作品以书法的形式呈寄,在这些颇有兰亭书法韵味的笔墨里,可以看到中华文化那深刻璀璨的印记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参赛稿件经过中华诗词学会专家评委团的遴选,确定入围作品37首,以应当日文人雅聚,得诗结集之数。入围作品经过精心的设计印制为册页,在兰亭特展开幕之际亮相午门与延禧宫展厅,藉此最古雅的方式向兰亭文化礼敬。
  诗词创作大奖赛颁奖典礼于2011年11月4日晚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现场揭晓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共19个奖项。来自吉林长春的宋玉辉女士以一首古体长诗《兰亭新咏》获得大奖赛一等奖;北京的王戈先生与辽宁葫芦岛的李波先生同获二等奖;江苏溧阳的丁欣先生、广东广州的王卫星女士、江苏无锡的丛磊先生、山东临沂的刘保贞先生、安徽蚌埠的李明科先生、河南邓州的陈镇先生共同获得三等奖。另有河北邯郸的王海鸣先生等9位作者获得大奖赛优秀奖。
  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郑欣淼,理事长李季,理事万捷、王亚民,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郑伯农及十余位大奖赛专家评委出席并为获奖作者颁发奖项、奖金,赠送入围作品册页。典礼现场,李野墨、李慧敏等朗诵艺术名家应组委会之邀朗诵了获奖作者的作品。

午门

延禧宫

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

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是国内首家国家级博物馆基金会,于2010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属于非公募基金会,是由故宫博物院发起,由王石、万捷、刘长乐、宁高宁、马化腾、陈启宗、陈东升、冯仑八位企业家以自然人或企业法人身份参与的独立运营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和扩大故宫博物院藏品和建筑,为故宫博物馆学术研究和公众服务提供支持,并扩大故宫博物院国际国内影响力。

古风

诗体名,即古体诗,亦称“古诗”,和近体诗相对。产生年代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

册页

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

建福宫

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