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图片展”进校园巡展活动
“紫禁城图片展”进校园巡展活动
时间:2009-10-29
  2009年10月26日下午15时,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图片展”进校园巡展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举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段勇、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副书记雷兴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吕一中,以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院系领导和师生们参加了仪式。
  当天晚7点,段勇副院长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紫禁城与故宫博物院”的专题讲座。讲座从三个方面全面述说了故宫的概况、历史和现状,并将故宫的某些研究课题向同学们做了简要论述,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和热烈反响。主讲人对同学们踊跃的提问一一给予了解答。会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有着明清皇家宫殿建筑,收藏了150多万件(套)的艺术珍品。为更好地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宣传中国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让宣传教育工作更贴近公众和学生,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组织了家庭游故宫、故宫知识课堂和每周二免费讲解接待学生团体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由于故宫博物院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近千万,参观流量较大,学生团体接待能力有限,而学生们的学习又十分紧张,外出参观学习时间较少,因此故宫博物院考虑应有效利用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举办一些普及性展览、讲座和座谈等宣传教育活动。
  “紫禁城图片展”走出红墙,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让学生在校园中就有机会了解故宫,领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进一步实现故宫博物院的社会教育责任。
  图片展对故宫博物院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紫禁城和故宫博物院80多年来对古代建筑、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宣传。展览分为五大部分:
  1.“宏伟宫殿 智慧结晶” 精选紫禁城内主要宫殿建筑照片,向人们介绍紫禁城这座古代辉煌的宫殿建筑群;
  2.“百年浩劫 国宝蒙难” 揭示紫禁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时期的一段坎坷经历。展览以列强瓜分、日军侵华、文物南迁和国宝外流为要点,配以列强侵华照片和文物清单,讲述外敌入侵紫禁城掠夺文物以及逊帝暂居皇宫期间文物大量外流的情况;
  3.“历经沧桑 重铸辉煌” 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故宫博物院在古建维修、文物整理、科学收藏等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其中重点讲述盛世维修重点工程、巨资建立的现代化大型消防设施以及收购的珍贵文物;
  4.“科学研究 传承发展” 以新旧文物库房、修复前后的文物照片进行对比,展示故宫博物院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研究,以及多年来学术研究成果;
  5.“弘扬文化 精展粹陈” 展示我国几代领导人和外国首脑参观故宫以及我院多年举办的中外展览、数字化故宫建设等相关照片,以此向大家汇报故宫博物院对外宣传的多种途径。
  此次“紫禁城图片展”进校园巡展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诚挚邀请,将于10月26日至11月4日陆续在三所校园中展出。
关键词: 文物南迁

文物南迁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并进逼华北。为谋文物安全,当时遂有选择精品迁址储藏之筹备。文物运输前,院方向行政院和地方军政长官发出密电,请沿途保护。路线避开天津,绕道南下,以免遭日军袭击。列车全部是铁皮车,车顶四周均架起机枪,车两旁逐段有马队随车驰聚,每到一站,地方官派人上车交差。重要关口,车内熄灯。 2月7日 第一批南迁文物起运。古物馆452箱,图书馆602箱,文献馆1,064箱,共2,118箱。吴瀛等监运。3月5日抵沪。 3月15日 第二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426箱,古物馆384箱,图书馆44箱、文献馆436箱,共1,290箱。俞同奎等监运。21日抵沪。 3月28日 第三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1,013箱又62包,古物馆242箱,图书馆477箱,文献馆1,240箱,共2,922箱又62包。程星龄等监运。4月5日抵沪。 4月19日 第四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2,635箱又2包,古物馆829箱,图书馆138箱,文献馆1,033箱,共4,635箱又2包。马衡等监运。27日抵沪。 5月15日 第五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1,534箱,古物馆724箱,图书馆154箱,共2,412箱。俞同奎等监运。23日抵沪。 南迁文物总计13,427箱又64包。附我院一同运沪者另有古物陈列所5,414箱,颐和园640箱又8包3件,国子监11箱。 1936年,南京朝天宫文物库房建成后,南迁文物遂分五批运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