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欣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邛崃窑青釉壶
周荣欣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邛崃窑青釉壶
周荣欣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邛崃窑青釉壶
时间:2008-04-22
  近日,四川成都周荣欣先生向故宫博物院院捐赠一件邛崃窑青釉壶。
  周荣欣先生1925年生于江苏无锡荣巷,抗战时西行成都,在荣德生创办的成都建成面粉厂从事生产管理多年。1951年受业于成都艺术学校,潜心研习传统国画艺术。他一生喜爱学习书法、绘画及收藏典籍和古文物。十年浩动中,家藏文物散失殆尽。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开始收藏陶瓷、钱币、书画等文物及图书典籍,重点研究古陶瓷。周先生现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及收藏鉴定委员会成员。
  邛崃窑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的一处重要的青瓷窑场。它以制作各种釉上彩斑装饰产品见长,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器物的胎质粗糙,胎体较为厚重,胎色为紫红色,釉均较薄,不甚透明,器里、外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胎与釉之间普遍使用一层白色化妆土,是邛崃窑一个显著的特点。邛崃窑器物种类很多,以生活用具为主,有壶、罐、碗、盘、钵、灯、香炉、唾壶、提梁壶、盖盒等。周荣欣先生此次捐赠的这件邛崃窑青釉壶为小口,直颈,鼓腹,平底实足,肩一侧有一短流,另一侧有一小系。器身施青釉,两侧有褐赭斑装饰,釉不及底。胎青灰色,有石英等杂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此件作品是邛崃窑中的精细之作。
  周荣欣先生现年83岁,本次捐赠是其第三次向故宫博物院捐赠文物。此前的2005年和2007年,周先生已分别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41件陶瓷器和11件瓷片标本及窑具,为充实故宫博物院藏品体系、支持故宫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化妆土

化妆土,即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在器物表面留着的一层薄薄的色浆。化妆土又称陶衣。

提梁壶

提梁壶与鸡冠壶、皮囊壶为辽代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特殊器形之壶,用以盛放酒或水,形状模仿皮制囊壶造型,便于携带。

小系

系的一种式样,小而圆,中部有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