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锡麟、周国桢、施于人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作品
秦锡麟、周国桢、施于人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作品
秦锡麟、周国桢、施于人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作品
时间:2008-06-11
  2008年5月28日,故宫博物院在紫禁城内东路景仁宫内举办捐赠仪式,接受由景德镇陶瓷学院秦锡麟、周国桢、施于人三位教授捐赠的个人陶艺作品。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耿宝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段勇、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周健儿以及相关人士出席了捐赠仪式。
  秦锡麟教授是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和教育家,现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捐赠作品《春意盎然》以拉坯成型,在坯体未干之前做形态的变异变化处理,采用景德镇特有的民窑青花装饰纹样——茶花,有很强的现代民间青花特色和艺术效果。
  周国桢教授曾任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景德镇美协主席、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主任等职务。其捐赠作品《静观》,用打成泥饼的耐火材料和熔化后的铁质形成斑斑驳驳的特殊装饰效果,是现代陶艺中泥板成型的代表性作品。
  施于人教授(1928—1996年),曾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等职务。其捐赠作品《斗彩多子多福罐》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写意笔调做装饰,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温润古雅,既有浓郁的传统意味,又有鲜明的时代感。
  本次捐赠对进一步完善故宫博物院的陶瓷收藏体系,充实故宫陶瓷收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故宫博物院是站在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来收藏当代艺术精品。

景仁宫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博士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真正的斗彩则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成化釉上彩一般有三四种,多则达六种以上,色彩较鲜艳。它是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双勾出花鸟、禽兽、人物的轮廓线,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经低温烧成。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高足杯为主,大件瓷器较少。清代斗彩瓷器以雍正斗彩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