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接受孙同鑫先生捐赠的瓷板画
故宫博物院接受孙同鑫先生捐赠的瓷板画
故宫博物院接受孙同鑫先生捐赠的瓷板画
时间:2006-03-24
  2006年3月24日,江西景德镇的孙同鑫先生向我院捐赠了其自制的《人在天涯》、《深山岁月不知年》两幅瓷板画。我院陶瓷专家耿宝昌向孙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孙同鑫先生1943年4月生于江西景德镇,是“陶瓷世家”第三代传人。1989年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擅长陶瓷工艺美术设计,并在青花、釉下五彩等领域中有其独到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业界及社会人士的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广为流传,远销海内外。在获得国内、国际多次大奖的同时,其作品先后被选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外交部等专用瓷,并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专用瓷具。
  孙先生此次捐赠的两幅瓷板画,是从他创作的众多优秀作品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艺术陶瓷画。其中作品《人在天涯》所描绘的是词人马致远《天净沙》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画意。作品《深山岁月不知年》则体现了作者善于使用青花泼墨等多种特殊技法表现山水之情的艺术手法。
  我院对孙先生的无私奉献之情深表钦佩,并希望孙先生的精神能惠及百代,流芳后世。
关键词: 景德镇 三代 青花 五彩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三代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