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向残疾人和老、弱者等社会特殊群体参观故宫提供方便,故宫博物院经过研究、酝酿,于近期投资近百万元,正式开始铺设无障碍通道。通道南起故宫内太和门东侧的昭德门,北止于神武门内。
无障碍通道是无障碍设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铺设无障碍通道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助残项目,其主题是理解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是为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等提供方便的重要措施,更是为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提供了基本条件。无障碍设施建设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有特殊困难和特别需求人群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理念,是人道主义和良好社会风尚的进一步弘扬及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故宫是中国也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遗存。故宫建筑高大恢宏,逢台必有阶,遇门定有槛,这使得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难以自行或自由地游览参观。为此,故宫博物院进行了铺设无障碍通道的研究、设计,几易方案,目前已开始实施。
在故宫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施工中,我院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故宫古建筑的特殊情况,始终遵循不影响、不破坏故宫整体风貌,不破坏古建筑的结构、基础以及地面的原则,确保通道与古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使故宫的无障碍通道兼有可逆性,即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改、拆除。故宫参照了国际与国内铺设无障碍通道的标准以及标识进行设计和安装施工,既有试点性,也具一定的首创性。目前,无障碍通道的已开始在故宫中轴线区铺装,南北全长约600米。其他开放路线的无障碍通道建设将按照需要和计划分区逐步实施。故宫无障碍通道的建设以及此前故宫内各厕所等场所的特殊设施建设,都将大大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使他们能更方便、安全地游览故宫主要景观。在表达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观众的爱心和热忱服务的同时,“故宫人”也较好地解决了在古建筑群中加装新设施而又不破坏和影响原景观的难题。
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迄今已近600年。对这座昔日皇宫的完整保护与合理利用,一直是故宫博物院几代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此次无障碍通道的建设是故宫博物院对“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国家文物工作原则的又一次具体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