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和院藏文物保护工作的报告》
《关于加强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和院藏文物保护工作的报告》
《关于加强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和院藏文物保护工作的报告》
时间:1991-06-15
  1991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同志的指示下,院领导组织有关专家、负责人,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保护工作的5至10年规划,于1991年6月15日报呈李瑞环同志并党中央。
  关于古建筑保护问题,本着“着重保养,重点修缮,尽快恢复紫禁城环境风貌”的原则,计划了16项全面修缮的工程,全面治理护城河及紫禁城外观环境。同时,对加强防雷研究、推动外单位迁出故宫、加紧古建测绘制档、开展古树保护的科学研究、拆除违章建筑、增辟修建用料场等,都作了具体安排。关于院藏文物保护问题,将继续兴建地下文物库房,完成宫廷文物清理及帝后书画、清制钱等的清理造册,整顿清代瓷器库房,加紧文物照相,推进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和编辑出版,引进计算机设备,运回滞留南京的南迁文物。
  上述规划李瑞环同志原则同意。

护城河

地下文物库房

故宫原有的文物库房,大多利用古建筑,门窗不严,室内潮湿,条件简陋,不能适应藏品保管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为解决文物库房条件落后与文物保管现代化这一矛盾,故宫斥巨资建成了一、二期地下文物库房。 这是目前中国国内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下文物库房。在结构上确保了防水、防潮和防火的功效。库内各房间均设有温湿度检测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视与报警系统和通风系统。使文物藏品处于恒温、恒湿、安全、可靠的储藏环境中。库内全部使用金属烤漆柜架,文物在进入库房前先经过熏蒸消毒,再贮于柜架之内。这座先进的文物库房,为院藏文物的保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