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文物入藏
1972年的文物入藏
1972年的文物入藏
时间:1972-12-31
  接受郭有守先生捐献文物、图书275件(其中陶瓷器40件、旧玉饰3件、犀角杯2件、铜带钩1件、中外文图书158册、瓷器30件、瓷器资料3件、漆器12件、影印图片1张、杂项25件)。
  接受廖文瑛先生捐献侯宝璋先生遗存文物、图书3,080件(其中书画736件、陶瓷等各项文物277件、图书2,067册)。
  接受赵宜彬先生捐献清乾隆粉彩瓶1件(于1978年改为收购)。
  接受黄胄先生捐献书画等文物31件(其中书画23件、碑拓8件)。
  接受傅抱石夫人罗时慧捐献傅抱石山水、人物等绘画33件。
  接受张子高先生捐献明清古墨等文物820件(其中明、清墨208件,墨谱及相关资料30册,其它文物582件)。
  接受西单商场建筑工地宋学近先生捐献出土元代白地黑花双凤四系罐1件。
  接受无名氏捐献清代白玉莲瓣壶1件。
  接受侯宝璋先生捐献书画、铜器等1,600件。
  接受张萍先生捐献石斧2件。
  接受郑熙先生捐献竹雕清《方矩平刻人物臂格》1件。
  接受江文敏先生捐献绘画4件。
  接受唐兰先生捐铜、陶器6件。
  接受王文昶先生捐献钱币2枚。
  接受李成全先生捐献汉陶印1件。
  接受雷美珍先生捐献人民银行货币20件(资料)。
  接受彭德先生捐献宋币114件。
  接收广东省博物馆选送的文物21件(其中出土的两汉陶器11件、瓷器10件)。
  接收中央专案组拨交书画9件。
  接收中国人民大学拨交书画、图书等文物5件(其中元代《唐贤绝句三体书法》1部(4本)、明《玉台新咏》1部(2本)、清人《花卉》册1件(16开)、《申江送别图》1件、邓石如篆书横幅1件)。
  收购书画等文物36件(其中书画25件、铭刻11件)。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带钩

带钩是古人腰带一端的挂钩,在我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汉代,明清时重又出现。带钩的形状丰富多样,有动物形、琵琶形、棍形等,长短宽扁不一。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白地黑花

磁州窑系特有的品种之一。其工艺过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敷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用毛笔蘸一种含铁量较低的褐铁矿石料在白色的化妆土上绘画,再罩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经高温烧成。纹饰题材多来自民间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

李成

李成(?—967年),字咸熙。其先人为唐宗室,后周时避居山东营丘。幼喜诗赋及琴棋书画,尤以画山水寒林著称于时,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极大。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因避清仁宗讳,遂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安徽安庆)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碑学大师。少好刻石,弱冠谒江宁梅镠,梅家多藏金石善本,尽出与石如,使专摹习。客梅氏八年,学既成,又客于两江总督毕沅幕府。三年后辞归。工书法、篆刻。书工各体,以篆、隶为最精,颇得古法,兼融各家之长,形成独特风格。清李兆洛谓其书“真气弥满,楷则俱备,其手之所运,心之所追,绝去时俗,同符古初,津梁后生,一代宗仰。”对清代中、后期书坛有巨大影响。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书行世,《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