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瓜瓞绵绵碗平面图样】

白地瓜瓞绵绵碗平面图样,清晚期,纸本,设色,纵19.0cm,横29.9cm。
图样右下墨笔书:照此样,茶盅廿件,盖碗十对。
图样为碗外壁俯视图。画家以白描手法描绘瓜蔓、蝴蝶、翠竹。图样中枝蔓曲折自然,阔大叶片错落有致,形体各异的瓜散见花叶之间,线条匀称流畅。在传统图案中,往往采用谐音的方法,即借助所描绘对象的发音与吉祥词语的发音相同或接近,从而传达吉祥主题。瓜瓞绵绵通常为大瓜、小瓜和瓜蔓,或瓜和蝶的组合。“蝶”与“瓞”谐音。其语出自《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这是一首颂扬周王室的史诗。《孔疏》:“大者曰瓜,小者曰瓞”,宋代朱熹《诗集传》:“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由此可知,瓜瓞是用自然事物做形象的比喻,绵绵则指连绵不断。瓜瓞绵绵借瓜在瓜茎初长时结瓜较小,之后逐渐变大的客观情况,以形容事业的发展,后用此意类比人事,象征子孙繁衍、兴旺昌盛。
图样右下墨笔书:照此样,茶盅廿件,盖碗十对。
图样为碗外壁俯视图。画家以白描手法描绘瓜蔓、蝴蝶、翠竹。图样中枝蔓曲折自然,阔大叶片错落有致,形体各异的瓜散见花叶之间,线条匀称流畅。在传统图案中,往往采用谐音的方法,即借助所描绘对象的发音与吉祥词语的发音相同或接近,从而传达吉祥主题。瓜瓞绵绵通常为大瓜、小瓜和瓜蔓,或瓜和蝶的组合。“蝶”与“瓞”谐音。其语出自《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这是一首颂扬周王室的史诗。《孔疏》:“大者曰瓜,小者曰瓞”,宋代朱熹《诗集传》:“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由此可知,瓜瓞是用自然事物做形象的比喻,绵绵则指连绵不断。瓜瓞绵绵借瓜在瓜茎初长时结瓜较小,之后逐渐变大的客观情况,以形容事业的发展,后用此意类比人事,象征子孙繁衍、兴旺昌盛。
撰稿人:汪亓
白描
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指用墨线勾画物象,不施任何色彩者,名为“白描”。
绵绵瓜瓞
此句出自《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孔颖达疏:“大者曰瓜,小者曰瓞”。此诗即讲述周的祖先肇启于沮、漆两河流域,像瓜瓞一般代代相继,奠定了帝王的基业。后常以“绵绵瓜瓞”作为祝颂子孙昌盛之吉祥语,纹饰图案上则往往在大小瓜上再附一蝶,使形象更为生动。
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人称考亭先生,徽州婺源人,寓居建州。绍兴十八年进士。光宗朝官至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是一位著名的道学家。庆元中,韩侂胄禁朱熹之学,落职罢祠。庆元六年卒,年72岁。朱熹著述甚丰,有《朱熹文集》一百卷,《朱徒问答》八十卷,《别录》十卷。朱熹工书,早年学钟繇(后人误作曹操),《书史会要》说他:“善行草,尤善小字,下笔即沉着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