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样右墨笔书:照此样,海碗四十件,大碗四十件,中碗四十件,汤碗四十件,饭碗六十件,怀碗四十件,九寸盘四十件,七寸盘四十件,五寸盘四十件,四寸碟四十件,三寸碟四十件,二寸五碟四十件,酒盅四十件,羹匙四十把,茶盅二十件,大茶盅二十件,盖碗二十件,茶缸二十件,二寸五见元奓斗十件,二寸见元粉盒四件,二寸五见元刡头缸四件,一寸见元胭脂盒四件。
图样中上题:一尺五寸蝴蝶式花盆三对,蝴蝶式水仙奁一对。
图样为海碗立面,半幅施彩。纹样以工笔重彩在明黄色地上绘缤纷的各色蝴蝶,翩翩飞舞,俯仰生姿,呼之欲出。明黄色在宫廷内府只有帝后方能使用,以之作为器物底色,显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中国古代器物上的图案中,蝴蝶纹较为常见,它和猫组成纹样,取其谐音“耄耋”(“耄”为七十岁,“耋”为八十岁),有祝福长寿的寓意。及至清代,蝴蝶纹在陶瓷上应用更加广泛,到晚清逐渐成为主体纹饰。许多瓶、碗通体用蝴蝶装饰,构图富于变化,颇具新意。此海碗的图样便是其中佳作。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奓斗
奓斗,卫生用器,最早可能追到汉代。元代文献“吐盂”与“吐壶”同见,奓斗或指吐盂。
刡头缸
刡头缸,从图形看是深直腹的水杯。
花盆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蝴蝶装
简称“蝶装”。图书装帧中册叶制度的早期形式。书叶按照中缝反折,即将有字的纸面相对折起,再将各叶中缝的背口对齐,以浆糊粘连在作为封皮的厚包背纸上,裁齐成册。翻阅时,书叶有如蝴蝶两翼开展。其封皮有软面和硬面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