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清康熙五十年玄烨写本)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清康熙五十年玄烨写本)封面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清康熙五十年玄烨写本)经文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清康熙五十年玄烨写本)落款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清康熙五十年玄烨写本)】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一卷,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圣祖玄烨写本,二册。经折装,每半开5行12字,上下双边。开本22.4 cm×29.4cm,版框12.7cm×29.4cm。
  该本为黑漆蜡笺纸泥金楷书,末署“康熙五十年岁在辛卯……沐手敬书”。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内容叙述永寿元年(道教传说中之年号)正月初七,太上老君化身下降至蜀,授予天师北斗本命经。谓祈祝北斗三官五帝九府四司荐福消灾,司世人罪福善恶。因而要人于本命生辰及诸斋日,清静身心,焚香诵经,叩拜本命所属星君。该经之注疏有元徐道龄集注《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等。
  是经本旧藏养心殿
撰稿人:袁理

玄烨

经折装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泥金

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髹漆等方面。

蜡笺纸

蜡笺纸属于蜡质涂布纸,纸张涂蜡后表面光滑,增加了抗水性,并有防虫蛀的作用。 这种技术在隋唐时期已有很大发展,敦煌石室写经纸中的“硬黄纸”就是在黄色纸上涂布一层黄蜡。唐宋时还有在本色纸上涂以白蜡者,称“硬白”或“白经笺”,如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刊误缪补切韵卷》,纸两面均加蜡并书写,即硬白纸的标本。这种技术于1866年出现在欧洲,晚于我国一千多年。

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