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清乾隆年嵇璜写本)
《妙法莲华经》(清乾隆嵇璜写本)书匣及经文本
《妙法莲华经》(清乾隆嵇璜写本)封面
《妙法莲华经》(清乾隆嵇璜写本)经文
【《妙法莲华经》(清乾隆年嵇璜写本)】
  《大乘妙法莲华经》,七卷,后秦僧人鸠摩罗什译,清乾隆年嵇璜泥金写本。经折装,半开6行15字,开本22.6cm×9.3cm,版框15.5cm×9.3cm,上下单边。
  该经黑蜡笺,泥金楷书,署“臣嵇璜敬书”一行。前有佛说法图及“万寿无疆牌记,后有八宝纹及韦驮像。钤“秘殿珠林”等乾隆御玺及“珠林重定”等嘉庆、宣统诸玺。书匣为紫檀匣。旧藏钟粹宫
  本经的内容、译本、注疏情况参见《大乘妙法莲华经》(明释通辨写本)。
撰稿人:邵岩

大乘

大乘,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以此为宗旨之佛教派别,即是大乘佛教。我国与日本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

嵇璜

嵇璜(1711—1794年),字尚佐,号黼庭,晚号拙修,江苏无锡人。清嵇曾筠子。雍正进士,授编修。乾隆元年(1736年)命南书房行走。历左副都御史,工、户部侍郎。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淮并涨,受命督修堤防,并参与治理南河。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授河东河道总督,曾主黄河改道北流,未被采纳。后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任四库全书馆、三通馆、国史馆正总裁。历官60年,资深望重,晚年值和珅当权,随人俯仰,不敢异议,高宗亦视其为庙堂摆设之古董。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卒谥文恭。

泥金

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髹漆等方面。

泥金写本

泥金是用金箔在研钵中慢慢研磨成金粉,加入适量胶水、白芨汁而成为金色液体,叫做泥金。用泥金书写文字的书籍称为泥金写本,字体凸出纸面,有立体效果,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永不变色。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经折装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说法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牌记

宋版书中印有刻书者堂号、主人姓名、刊刻时间等字样,四周围以墨框者称为牌记,亦称墨围、木记或书牌。多为长方形,还有钟形、鼎形、碑形、亚字形、葫芦等形状。一般置于封面页的后半页,也有置于序末、目录末、某卷末或书末的。元、明刻书多仿效之。此外,明、清盛行在书前内封镌三行宽竖格刻印著者姓名、书名、刻书者堂号、刊刻年月等字样,类似现代书籍的版权页。有人将以上种种统称为牌记或书牌。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韦驮

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亦称韦天将军。佛教护法天神。传说为四天王中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将之首。自唐初道宣记载其事迹以来,其塑像被安置于寺院中,一般穿古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天王殿弥勒像之后,面对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像。

万寿无疆

典出《诗经·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为在朝堂上捧举起大酒杯,祝国君万年长寿无尽。

钟粹宫

通辨

通辨,元朝僧人,俗家姓谢,名德富,雄县(今河北雄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