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内府金藏》(明写本)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函匣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外观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经文之一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经文之二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经文之三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御制金刚经序
【《明内府金藏》(明写本)】
  《明内府金藏》,不分卷,附圆形泥金书种字曼陀罗一件,明泥金写本。一册,经折装,半开10行12字,开本7cm×6.1cm,版框5.6cm×6.1cm,上下单边。
  该经墨笺泥金楷书,内有佛说法图三十幅,有永乐九年(1411年)五月初一日《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永乐九年五月初一日《御制妙法莲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序》,永乐九年七月十五日《御制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序》,永乐十年(1412年)五月初六日《御制大裴总持经咒序》,永乐十年五月初六日《御制佛顶尊胜总持经咒序》。末钤“乾隆御赏”、“内府珍藏”、“乾清宫鉴藏宝”诸玺。泥金绘龙云青绢表函套,上题“明内府金藏”,附紫檀雕双龙戏珠海水江崖匣面,内刻“护心经”三字。
  该书另有明内府朱印刻本、清乾隆内府泥金写本等。
  旧藏毓庆宫
撰稿人:翁连溪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泥金

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髹漆等方面。

泥金写本

泥金是用金箔在研钵中慢慢研磨成金粉,加入适量胶水、白芨汁而成为金色液体,叫做泥金。用泥金书写文字的书籍称为泥金写本,字体凸出纸面,有立体效果,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永不变色。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经折装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说法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乾清宫

毓庆宫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为太子所建的太子宫,后为诸皇子读书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永琰被乾隆帝立为皇太子后再度住进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