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器形正视图。以墨线勾出器形外轮廓,绘随形纹样。瓶壁以工笔没骨法绘牡丹、兰、桂花图案,蝴蝶点缀其间,使得图案静中有动。腹底左侧画兰花一丛,花及叶为双勾添色,兰叶以深、浅分向背,随风摇曳姿态生动。腹底右侧为硕大盛放的牡丹一朵,用朱砂晕染,层次分明,花形饱满。花下折枝桂花蜿蜒而出,顺瓶体绵延而上,构成三种花卉的有机组合。桂花亦枝繁叶茂,叶及花设色浓艳,晕染富有立体感。图样整体突出了植物的茁壮和生命力。束腰上、下方画蝴蝶两只于花叶间飞舞,使图样灵动而富有生机。瓶口沿饰回纹一周,有绵长不断、吉祥万福之意。
蝶和“耋”同音,耄耋形容长寿。葫芦为多子植物,古人喻子孙众多。牡丹有富贵花的美名,暗喻人间的富贵善美。桂花的“桂”和“贵”字同音,以桂喻贵,亦寓意子孙。兰花的一种称“荪”, 荪和“孙”同音同声,因此兰花寓意子孙。葫芦形瓶及牡丹、兰、桂花图纹寓意万福长寿,子孙绵长富贵。
桂花
即“木犀”,木樨科,秋季开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没骨
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双勾
此处指中国古代复制法帖的技法。由于没有印刷术,为使名家法帖得以流布,乃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轮廓,再按照原作墨色浓淡与笔划轻重填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也称双钩廓填法。许多法书名迹因此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此法盛于唐代,宋代亦多见用。
朱砂
一种国画颜料,即“辰砂”。朱砂是石灰岩中的矿石,湖南的凤凰、麻阳,贵州的安顺,四川的秀山,云南的大理均有出产。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束腰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