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清邹一桂写绘本)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封面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经文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菩萨像之一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菩萨像之二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清邹一桂写绘本)】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像》,一卷,唐释不空译,清乾隆年邹一桂写绘本。绢地墨字,经折装,每半开8行18字。卷首有墨绘佛像,经后绘菩萨、天王、力士等42幅画,钤“秘殿珠林”等印玺。卷末署“臣锡山邹一桂斋沐敬写”。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是阐说演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的根本咒。根据唐代伽梵达磨所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记载,《大悲咒》全文共有84句,颂此咒可以得到15种善生,可以避免15种恶死。
  旧藏钟粹宫
撰稿人:袁理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不空

不空(705--774年),唐朝时僧人,师子国(斯里兰卡)人。从唐天宝年到大历年不空译出佛教密部经文77部,120余卷,密教因此而兴盛。

邹一桂

邹一桂(1686-1772年),字元褒,一字原褒,号小山,江苏无锡人。清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官礼部侍郎。

经折装

图书从卷轴装演变到册页形式的一种过渡性装帧。其特点是把长幅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书本形式,前后粘以封面。佛家经典多用此式。隋、唐以后,佛教大盛,翻译了很多经卷。佛徒诵读时舒卷不便,乃改为折叠成册的形式。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形式,故后来又有“折子本”的叫法。

钟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