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馆
【珍宝馆】
展览地点:宁寿宫区   常设   票价:10元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珍宝,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内掌管营造的机构——造办处奉旨制作的,还有一些则是逢年节庆典时地方官吏的朝贡品。这些珍宝大都选用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并征调各地著名匠师设计制造,竭尽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经年累月,其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在应用上,广泛涉及宫廷典章礼制、宗教祭祀、日用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的活动,处处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具体细微地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清代宫廷珍宝在今天所承载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材质与工艺的价值,它们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是那段历史的传神写照,是民族精神凝结而成的璀璨瑰宝。

金昭银辉——清宫收藏金银器
  自古以来,金、银即因其稀有的属性而成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以金、银制作而成的精美器皿,则不仅彰显经济的丰足,也代表着一个时代工艺发展的水平。
  清代金银器制作十分兴盛,特别是皇室御用,其材料之靡费、品类之丰富、技艺之精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用途则涉及礼制、宗教、陈设、日用等各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宫廷特色与恢弘的国家气象,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品目录】
球琳集萃——玉及彩石
  清代是中国古代玉石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而乾隆时期的宫廷玉雕,更是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当时的制作者非常重视对原材料的选择,新疆和田玉依然占据着产品的主流。除了常见的白玉、青玉外,黄玉、碧玉等颜色的玉料也获得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而翡翠在清代中晚期成为皇室新宠,地位不断提高,谱写出玉雕工艺的新篇章。此外,还有为数可观的玛瑙、水晶、青金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寿山石等材质的器物传世,其丰富多彩的面貌与新意迭出的意匠令人赞叹,其精雕细琢的工艺则代表了清代玉石雕刻的水平。
【展品目录】
金枝玉叶——宝石盆景
  清代宫廷遗留下来一类人工制造的宝石盆景,主要使用各种金银贵金属与稀有宝石,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天然盆景形态为旨归,表面上看来是仿生,实则是“吉祥”符号的累加,妙在二者和谐统一。宝石盆景在宫廷陈设中不可或缺,还是年节庆典中重要的贡品类型,它们反映出清代皇室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也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
【展品目录】
珠光宝气——珠宝饰品与珠宝镶嵌类器物
  珠宝镶嵌是清代工艺中一个重要的装饰手段。就取材范围而言,比以往有所拓宽,在传统的玉石之外,还十分重视满族发祥之地的特产——东珠,此外还常用翡翠、碧玺、青金石、绿松石等彩色矿石和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引入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睛石等,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在设计上,往往采取多种材质和装饰手段复合叠加,使璀璨的珠宝、艳丽的点翠与精巧的金银累丝巧妙搭配,相得益彰,将民族特点、文化交融与时代风尚凝聚一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当时人们对富贵吉祥的渴望和追求。
【展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