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寺项目考察组赴青海考察报告

时间:2017-10-18

  瞿昙寺是青海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重要的藏传佛教中心。寺庙的建筑、壁画、寺藏文物都是研究藏传佛教史、汉藏艺术史、古代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为弘扬及保护藏传佛教文化及文物,2016年12月底,故宫博物院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三方共同签署了《关于青海省瞿昙寺壁画数据采集及制作项目的合作协议书》,决定在2017年-2018年,利用两年时间,对寺存明清壁画进行高清数据采集并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


  该项目得到了北京智珠心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全额资助。2016年11月2日,北京智珠心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故宫博物院三方共同签署《“青海省瞿昙寺殿内壁画采集项目”合作协议书》。北京智珠心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分5期支付316.42万元,用于该项目的执行,并委托故宫研究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作为该项目的执行方。


  目前,北京智珠心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付的第一笔款项10万元已经到账, “青海省瞿昙寺壁画数据采集及制作项目”(以下简称“瞿昙寺项目”)正式启动。根据工作安排,2017年5月3—8日,由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研究员、故宫研究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研究员、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部田新主任以及藏研所文明、苏白组成的瞿昙寺项目考察组一行5人赴青海,现场考察瞿昙寺并与当地各方协商落实瞿昙寺项目的第一期工作,同时考察民和喇家、都兰热水吐蕃墓群等遗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商讨下一步双方合作项目。现将本次考察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壹 考察经过

  本次考察历时7天,行程1356公里(以西宁为起点和终点),拍摄照片1600余幅,考察寺庙1处(瞿昙寺)、遗址2处(民和喇家遗址、都兰热水吐蕃墓群)、博物馆2处(青海省博物馆、都兰县博物馆)。具体行程请见表一和图一。

  表一  考察点


  
               
53
青海省博物馆
54
乐都区瞿昙寺
55
民和县喇家遗址
57
都兰县热水吐蕃墓群、都兰县博物馆



图一 考察点位置示意图



  贰、考察成果


  一、瞿昙寺

  瞿昙寺,藏语称“卓仓拉果丹代”,亦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22公里处的马圈沟口,前临瞿昙河,北倚罗汉山,南朝凤凰山(图二)。“瞿昙”一词源自梵文,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通常被视作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


图二 凤凰山上鸟瞰瞿昙寺


  瞿昙寺现在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但在其全盛期划定的势力范围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长约35千米。明洪熙元年(1425年)《御制瞿昙寺碑》记载:“中国之人往使西域,及西域之人入朝中国者,至此而摅诚缴福,有归依之地焉。”由此可知,瞿昙寺位于当时东西往返交通的要道上。


  瞿昙寺为典型的宫殿式建筑群,以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佛殿为中轴线和主体的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形式。中轴线两侧对称地修建有左右御碑亭、配殿、小钟鼓楼、护法殿、三世殿、大钟鼓楼、回廊等附属建筑。整个寺院高低错落,布局对称(图三)。


图三 瞿昙寺平面图


  瞿昙寺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官式建筑群,寺院建筑从整体构想设计到营造施工手法,无不具有典型的明代官式风格和甘青地方汉族建筑特色,素有“小故宫”的美誉。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一)始建年代和历史沿革

  据最新研究成果,瞿昙寺始建年代应该是在洪武三年八月十五日(1370年9月4日)之前,这与之前学术界公认的瞿昙寺始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要早出20多年 。


  瞿昙寺的开创僧,史称三罗喇嘛,或书之为“三刺喇嘛”,法名桑儿加查实(亦称三木旦嘉措),生于元末(一说生于元至正年间),卒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原系西藏山南洛扎卓陇人,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高僧,约在明初从西藏来到青海湖地区,受到环湖及敦煌一带罕东卫藏族诸部的尊奉,故汉族称其为“海喇嘛”,藏族亦称其为“大成就者海心仙人”。之后由于河套蒙古族入主青海湖地区,而原环湖地区的一些藏族部落受到蒙古族的挤压纷纷外迁,三罗喇嘛亦率其部族向青海东南迁徙,他本人则迁至现瞿昙寺附近的“官隆古洞”继续修行,并初建瞿昙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为该寺赐 “瞿昙寺”匾一块(图四),标志瞿昙寺从此得到了明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 ,以三罗喇嘛为代表的“卓仓”(即“梅”氏)家族在瞿昙寺地区确立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这种地位在15世纪达到鼎盛。



图四 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敕赐“瞿昙寺”匾


  由于明王朝实施利用佛教“抚边”的政策,对瞿昙寺更是礼遇有加。明成祖朱棣“循先志”继续扩建瞿昙寺,派钦差太监孟继、指挥使田选等到瞿昙寺负责建筑规模宏大的宝光殿、金刚殿、小钟楼、小鼓楼,并于永乐十年(1412年)四月初十封三罗喇嘛之侄班丹藏布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颁给礼部造智字一一○号“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玺”镀金银镌。同年又封索南坚参为“灌顶广智弘善国师”,颁给镌有“佛光普照”印文的象牙图章一枚。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罗喇嘛圆寂后,明王朝政策的延续性并没有就此中断。永乐十五年(1417年)索南坚参在京病逝后,十月初七明成祖下令为其祝赞并铸金佛像一尊。永乐十六年(1418年)正月二十二日和三月初一日分别在瞿昙寺各立“皇帝敕谕碑”和“御制金佛像碑”一通。


  至宣德皇帝朱瞻基时,隆国殿、大钟楼、大鼓楼及隆国殿两侧回廊建成。宣德六年(1431年)九月二十日,明王朝授喃葛藏布承袭其已故叔叔索南坚参“灌顶广智弘善国师”名号。


  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二十九日,宪宗皇帝给领占藏布、班卓尔藏布二人国师名号。


  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二十九日,孝宗授尼玛藏布“都纲”之职。班卓尔藏布病故后,“灌顶广智弘善国师”由贡噶领占接袭,贡噶领占后该名号由贡葛星吉接替,这些承袭均得到明王朝的认可。


  嘉靖十年(1531年)七月二十八日,世宗又重申了瞿昙寺一寺二国师的承袭制度。


  终明一朝,明代十三位皇帝中就有七位皇帝为瞿昙寺下敕谕七道、诰命二道,封大国师一名、国师一名、都纲一名。明王朝不仅派人拨款修建了寺院,划定了势力范围,还在其积极扶持下确立了瞿昙寺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梅氏家族世代承袭特权制度。


  正当瞿昙寺“增益闳观”日臻完善之际,15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已在蒙藏地区迅速崛起,格鲁派寺院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青海地区比较出名的格鲁派寺院就有湟中塔尔寺、互助佑宁寺(郭隆寺)、黄南隆务寺等等。此时,在蒙藏地区黄教的势力已大大雄厚于其他各教派,作为噶举派名刹的瞿昙寺,最后也不得不改宗信奉格鲁派。


  瞿昙寺改宗格鲁派后,出现了智合仓、卓仓居巴仓、卓仓曼巴仓三个转世活佛系统。其中智合仓为该寺开创僧三罗喇嘛的历辈转世,也一直担任该寺寺主。


  (二)瞿昙寺壁画

  瞿昙寺现在保存有1500余平方米的壁画,其中大部分绘于15世纪,少数为18世纪。壁画分布在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以及大钟楼、大鼓楼、护法殿、三世殿等各殿堂以及回廊内,内容十分丰富。这些精美的壁画是瞿昙寺最珍贵的遗存,也是本次“瞿昙寺项目”最主要的工作对象。


  1、瞿昙殿,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俗称前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曾予修葺。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三间(图五)。内檐门额上悬挂有 “大明洪武二十六年”“敕赐”金书“瞿昙寺”横匾一方(参见图四)。抱厦内顶横梁上记有清乾隆四十七年修葺募化名单。该殿具有鲜明的甘、青地方建筑风格,显系由当地工匠建造的。殿内原塑三世佛像,已毁,仅存背光。殿内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北东西三壁绘画内容以本尊(图六)、护法等尊神像为主,平棋顶均绘一佛二菩萨。


图五 瞿昙殿



图六 瞿昙殿西壁壁画局部


  2、宝光殿,俗称中殿,竣工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赐名“宝光殿”。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曾进行过一次修葺。面阔、进深各五间,平面接近正方形,周围回廊,重檐歇山顶(图七)。殿内壁画保存较好,北东西三壁绘有主尊(图八)、上师、护法等尊神像,平棋顶均绘梵文六字真言(图九)。殿内还保存有镌刻汉、藏、梵三体文“大明永乐年施”的花斑石供几等(图一〇、一一)。


图七 宝光殿


图八 宝光殿西壁壁画局部


图九 宝光殿“梵文六字真言”平棋顶


图一〇 花斑石供几


图一一 汉藏梵三体文“大明永乐年施”款


  3、隆国殿,俗称大殿,又称之为后殿,是瞿昙寺规模最大的建筑。藏语称之为“多杰羌(意为持金刚殿)”。竣工于宣德二年(1427年)。该殿建在高2.3米的须弥座式月台之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系仿照明初北京故宫奉天殿建造,堪称明初官式建筑典范(图一二)。殿内壁画保存状况基本完好,北东西三壁绘有3尊三世佛和8尊双身本尊像,单幅本尊高度均在5米以上,形象巨大,气势恢宏,纹饰精美(图一三、一四)。平棋顶均绘九无量寿佛(图一五)。


图一二 隆国殿


图一三 三世佛局部


图一四 时轮金刚


图一五 隆国殿“九无量寿佛”平棋顶


  4、大钟楼,即隆国殿西配殿,与隆国殿同期建成。因二层中央悬挂一口“大明宣德年施”的大钟(高2米、口径1.4米,重逾一吨)而得名。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图一六)。壁画内容以佛、菩萨、佛母、护法为主(图一七、一八)。平棋顶均绘无量寿佛。


图一六 大钟楼


图一七 大白伞盖佛母


图一八 尊胜佛母


  5、大鼓楼,即隆国殿东配殿,与隆国殿同期建成。因二层中央置一宣德年间御赐大鼓而得名。建筑形制与大钟楼相同(图一九)。壁画内容以释迦佛、文殊菩萨、大黑天为主(图二○、二一)。平棋顶亦与大钟楼相同,均绘无量寿佛。


图一九 大鼓楼


图二〇 四臂大黑天


图二一 持棒大黑天(宝帐怙主)


  6、护法殿,位于瞿昙殿西配殿西侧,南接回廊,北连小钟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外檐下悬有“钦差碾伯地方游击将军赵”于“崇祯二年”(1629年)奉献的“锄邪护正”匾一面(图二二)。室内壁画保存完好,以本尊神和护法神为主(图二三、二四)。平棋顶均绘梵文六字真言。


图二二 崇祯二年“锄邪护正”匾


图二三 双身四臂护法神像


图二四 毗那夜迦


  7、三世殿。位于瞿昙殿东配殿东侧,南接回廊,北连小鼓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室内供奉三世佛及八大菩萨泥塑,皆为15世纪原作,是瞿昙寺现存唯一较完整保存有15世纪佛像的佛殿。壁画保存也基本完好,正壁(东壁)绘有大日如来、大黑天等7铺尊神像,南北壁各绘2铺尊神像(图二五)。平棋顶均绘梵文六字真言。


图二五 三世殿北壁壁画 左为金刚萨埵,右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 壁画前为4尊15世纪塑造的八大菩萨像


  8、回廊。从金刚殿两侧开始,到隆国殿两侧,均围以廊庑。整个廊庑建筑,连檐通脊,大小钟鼓楼耸立其间,尤其是隆国殿两侧的抄手斜廊更以拱云托月之势,凸显隆国殿的雄伟壮丽。回廊内原保存有51间壁画,现存28间,内容以佛传和本生故事为主,其中在东、西回廊中间一段的15铺壁画还保留有榜题和赞诗。东廊8铺榜题分别为“净居天子为护明菩萨选降处”、“护明菩萨降摩耶夫人临腹”、“护明菩萨于无忧树下降生”(图二六、二七)、“护明菩萨降生九龙吐水灌沐金躯”(图二八、二九)、“六宫采女露拥太子归宫”、“净饭王新成七宝衣履太子体”、“净饭王取四大海水与太子灌顶躯”、“净饭王请阿私陀仙占太子”,西廊7铺榜题分别为“忉利天天众迎佛升天宫说法”、“龙王迎佛入龙宫说法”、“佛授记弥勒却(劫)尽当来度生”、“佛祖授记迦叶祖相传”、“付嘱国王大臣护持佛法”、“佛授记一千年后佛法东流华夏”、“五百力士移出大石竟无能动佛掷于室外”。


图二六 护明菩萨于无忧树下降生


图二七 护明菩萨于无忧树下降生榜题和赞诗


图二八 护明菩萨降生九龙吐水灌沐金躯


图二九  护明菩萨降生九龙吐水灌沐金躯榜题和赞诗


  从绘画风格看,这15铺带榜题的壁画均应绘制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隆国殿建成之际。回廊其他部分的壁画大多经历了后代的重绘,其中有明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的一次重绘,虽然有尽力恢复明绘的意图,以保持故事首尾的完整性,但在时隔400年之后画工很难把握原绘的构图,所依也不是原给粉本,因此造成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图三〇、三一)。


图三〇 双林入灭  18世纪重绘


图三一 五比丘皈依和阿育王起塔 18世纪重绘


  二、民和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盆地黄河北岸二级阶地的喇家村,是一处面积约40万平方米,以齐家文化遗存为主的大型史前遗址。20世纪70年代发现,1981年由青海省考古队调查确认。198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荣获国家文物局“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喇家遗址内涵丰富,尤以罕见的灾难遗迹而闻名,十分难得的保留了史前大地震和大洪水等多重灾难遗迹,揭示了四千年前,先地震,后洪水,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给当时人们带来巨大伤害、把史前聚落彻底摧毁的灾变过程,直观再现了齐家文化时期先民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由于5月的青海喇家气温还比较低,考古发掘工作要下月才能开始,所以,考察组在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贾鸿键副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2000年发掘的3号、4号、7号房址(F3、F4、F7)和2001年发掘的10号房址(F10),这4处房址直观的体现了灾难发生时的悲惨场景。


  以F4为例(图三二),这座房址内一共清理出14具人骨架,并且每具人骨都呈不同姿态:一个母亲怀抱一名婴儿蹲伏依靠在东墙下,头和身体紧紧护着孩子(图三三);房址中间的火塘上方,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举起双臂,似要把垮塌的房顶撑住;房址西南角,三个孩子扑向墙边的一名成年女性;西北角,四具孩子的骨骸分布在一起……。在F3东壁下,也有一位母亲紧紧搂抱着小孩(图三四)。


图三二 喇家遗址F4


图三三 喇家遗址F4局部,一个母亲怀抱一名婴儿蹲伏依靠在东墙下


图三四 喇家遗址F3东壁下,也有一位母亲紧紧搂抱着小孩


  在大难临头的瞬间,我们一方面看见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和无助,但更多的看见的是人间大爱与人性至美。这既是一幕黄河岸边的悲壮惨剧,同时也是人间有爱的温情颂歌!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齐家文化是这个区域古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喇家遗址揭示的史前灾难,明确反映了历史上多变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这些灾难遗存,为探索黄河上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以前四千年前这一地区的环境气候变迁,均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学术意义,是中华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三、都兰热水吐蕃墓群


  热水吐蕃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东南约10公里左右的热水乡血谓村的冬季草场上,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调查发现。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分布在从热水至那日马拉黑山的察汗乌苏河两岸的山前河谷之中(图三五),东临鄂拉山,西连柴达木盆地东南角,并与布尔汗布达山东麓为邻。察汗乌苏河自东向西从墓群中部流过,将墓群分为南北两区。目前共探测发现墓葬200多座,大部分已被盗掘。


图三五 察汗乌苏河谷


  墓葬一般由墓墙、封土堆、墓道、墓室以及周围的祭祀坑组成,可分为大型墓葬和中小型墓葬两种。大型墓葬以北区的血谓一号墓为代表(图三六)。


图三六 血谓一号墓外景


  该墓坐落在一座自然山丘之上,背山面水。外围三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围墙,每层宽约3米,高约1米(图三七)。封土堆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高出地面30多米,远望犹如一座雄伟壮观的城阙。封土堆亦用泥石混夯而成,并且从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粗细一致的柏木横穿墓壁(图三八),共计九层,当地人俗称“九层塔”。2015年陆川导演的电影《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便是从这里取得的灵感。封土堆下为带墓道、平面呈“土”字形的墓坑,分前后二室,前室带二耳室,后室带二侧室,出土随葬品有古藏文木片、彩绘木片以及金银饰片和大量丝绸残片等。此外,在该墓南侧还发现了5条殉马沟和13个牛、狗等动物陪葬坑,出土87匹完整马骨架以及大量其他动物骨骼。


图三七 血谓一号墓围墙


图三八 血谓一号墓封土堆剖面细部


  在都兰县博物馆,我们有幸观看到了该墓出土的部分遗物,其中丝绸残片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些千年以前的丝织品,虽然因氧化有些变色,但上面的纹饰依然清晰(图三九、四〇)。


图三九 花鸟纹织锦血谓一号墓出土


图四○ 对鸟纹织锦血谓一号墓出土


  叁 结语

  瞿昙寺项目考察组一行5人历时7天,行程1356公里(以西宁为起点和终点),考察组成员克服诸多困难,比如温差的变化(一天之内从艳阳高照的西宁赶到大雪纷飞的都兰)、高海拔地区带来的身体不适(都兰海拔3182米)、汽车爆胎(翻越海拔3816米的克前垭口时,汽车右前、后胎爆裂,被迫原地等待救援6小时)(图四一、四二)等等,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团结的精神,按计划圆满完成考察任务。



图四一 汽车在雪山上爆胎


图四二 爆胎特写


  对瞿昙寺细致的考察,为“青海省瞿昙寺壁画数据采集及制作项目”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图四三、四四)。


图四三 瞿昙寺考察现场


图四四 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在瞿昙寺山门前合影


  对喇家遗址和热水墓群的实地考察,则为故宫研究院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一步开展合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图四五—四八)。


图四五 考察民和喇家遗址


图四六 气喘吁吁的爬上白雪覆盖下的热水血谓一号墓


图四七 考察组在热水血谓一号墓前合影


图四八 考察组在观摩都兰县博物馆展品


  本次考察得到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瞿昙寺管理委员会、都兰县文化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致谢忱!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