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讲-古建筑鉴赏与设计解读

第三十九讲

古建筑鉴赏与设计解读

作者:陈瑞 时间:2014-05-26
讲座已结束
  讲座时间:2014年6月8日9:30-11:30
  讲座地点:故宫学院教学楼408阶梯教室
  地    址: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9号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总部校区
  讲座题目:古建筑鉴赏与设计解读
  主 讲 人:刘畅

  讲座提纲:
  在世界建筑历史的大背景下,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和设计参与者的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从现存文献材料、建筑实物和一手建筑设计史料出发,可以约略整理出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大致轮廓,也能基本领略古代匠师的设计匠心。对比西方历史上建筑师的地位、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制度、建筑设计基础方法,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匠作处理”和灵活运用。通过枚举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事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营造业先哲们鲜活的智慧。

  专家简历:
  刘畅,1968年10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年至1998年在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从事古建筑保护工作,1998年起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并于2002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自2012年起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规划与历史保护研究生院担任兼职副教授讲授《中国传统建筑》课程。自2000年起,担任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代表。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和文物建筑保护技术,注重使用跨学科方法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参加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保护”、“故宫/WMF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天王殿精细测绘”等科研项目。

  出版论著:
  主要著作有《北京紫禁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慎修思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乾隆遗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合著),文物出版社,2011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合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天王殿精细测绘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在海外合著出版The Emperor’s Private Paradise: Treasures from the Forbidden City(怡情养性——乾隆珍宝),Yale University Press;Juanqinzhai(倦勤斋),Scala Publishers等。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要有《再谈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大木尺度设计方法》,《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2期;《也谈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大木结构尺度设计》,《建筑史》,2012年第30辑;《也谈平顺龙门寺大殿大木结构用尺与用材问题——与高天、段智钧先生商榷》,《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3年第九辑。

  “故宫讲坛”为公益讲座,每月举办两场。因场地有限,每场讲座限120人,额满为止。有意聆听的朋友请提前拨打电话85007938报名预约,预约成功后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有效信息,并获得预约号。报名时间:6月4日至6月6日,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6:00。讲座当天上午8:50至9:30,预约听众凭有效证件及预约号领取入场券。也可登录故宫博物院网站www.dpm.org.cn或关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民微博),了解讲座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