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讲
细针密缕——纺织品类文物的修复保护
作者:陈杨 时间:2016-06-29
  讲座时间:2016年7月3日9:30-11:30
  讲座地点:故宫学院教学楼408阶梯教室
  地  址: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9号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总部校区
  讲座题目:细针密缕——纺织品类文物的修复保护
  主 讲 人: 陈杨

  专家介绍:  
  陈杨,2004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服饰设计专业。同年8月进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现为副研究馆员。工作期间保护、修复院藏纺织品文物近百余件。2007年将传统织补技术与现代补衬修复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二经绞纱组织面料低强度纤维的织补难题。2008年使用衬补针线修复法,解决了地毯类文物包边经纬纱缺失情况的保护性修复难题。2010-2011年通过研习染色技术和大量合成染料染色实践经验,解决了文物补衬材料准确复染的难题。2010年师从缂丝大师王嘉良学习宫廷传统明缂丝织造技艺并运用于故宫缂丝类文物的修复实践中,完成寿康宫原状陈列缂丝文物“出门见喜”春条的修复工作,并在2015年修复成果展中展出。2013年在“平安故宫”工程所涉及的几个纺织品文物修复合作项目中先后解决了缂丝补配材料仿旧织造难题、捻金线种类及成分分析问题、嵌补修复技术难点等。

  讲座提纲:
  故宫院藏纺织品文物种类十分丰富。服饰类包括袍、衣衫、裤、裙、盔甲、戏衣、鞋、帽、袜、手套等,饰品类包括香囊、荷包、眼镜盒、包、袋、名片盒、扇套、各种结饰流苏等,其它装饰品包括地毯、挂毯、炕毯、毡毯,唐卡、佛幡、卤簿仪仗,被子、枕头、椅披、拼缝物和镶饰物,旗帜、窗帘、门帘,及书画包装及函套等等。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国家早在18世纪后期就十分重视文物科学技术,各种修复观念异彩纷呈。19世纪末期,一些著名博物馆就建立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布兰迪用哲学的语言写成了《文物修复理论》一书,提出最小介入、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可识别性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此次讲座将详细介绍故宫院藏纺织品文物分类、中国以及国际上各个博物馆对于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保护历史及现状、修复纺织品文物所要遵循的原则、修复保护方法以及操作步骤、传统针线修复方法介绍及修复实例讲解。

  发表论著:
  《纺织品绘画的修复与保养》,《艺术市场》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2009年第7期;《蓝地菱格雁蝶纹锦残片的保护性修复》,《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2009年9月;《从体会修复理论的精华到应用于纺织品文物的修复》,《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三,文物出版社;《浅谈王予予先生对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思想》,《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四,文物出版社;《保护性修复方法在纺织品服装上的应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缂丝文物展前保护处理之探索》,《故宫学刊》2014年,故宫出版社;《浅论不同损伤程度纺织品文物的针线修复介入》,《文物修复研究》2014年7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刺绣针法应用于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紫禁城》2014年8月,故宫出版社。
  第一作者:《针线法应用于地毯包边修复的探讨》,《故宫学刊》2011年总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追寻紫禁之“光”—浅谈对一类宫廷灯具的保护修复》,《故宫学刊》2013年总第九辑;《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压裱技术应用初探》,《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年6月,总第34期。
  其中,《保护性修复方法在纺织品服装上的应用》一文获得故宫博物院2009—2011年科研与出版成果“优秀学术论著奖”。

  “故宫讲坛”为公益讲座,每月举办两场。因场地有限,每场讲座限120人,额满为止。有意聆听的朋友请登录故宫博物院网站www.dpm.org.cn,在主页置顶滚动图标处选择“故宫讲坛”报名平台,点击进入报名页面(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2341322738700),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邮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过审核后,网站将自动发送预约号至登记的手机和邮箱,表示预约成功。报名时间:2016年6月30日10:00至7月1日15:00。讲座当天上午8:50-9:30,预约听众凭有效证件及预约号领取入场券。也可以关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民微博)及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微故宫”,了解讲座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