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不同于书法。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明清两代宫廷内府集中了历代法书作品,其情形见于康熙时所纂《佩文斋书画谱》和乾隆、嘉庆两朝所编《石渠宝笈》三编等著录中。本世纪初,清代末帝退位前后,藏品流散而出。世纪中叶,一部分越过海峡,至今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五十年来,由于政府的关怀和收藏家(张伯驹、陈叔通、朱文钧、罗福颐、邓以蛰先生)的贡献,众多精品复归紫禁城,于是书法宝库得以重建,饮誉中外。
法书不同于书法。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明清两代宫廷内府集中了历代法书作品,其情形见于康熙时所纂《佩文斋书画谱》和乾隆、嘉庆两朝所编《石渠宝笈》三编等著录中。本世纪初,清代末帝退位前后,藏品流散而出。世纪中叶,一部分越过海峡,至今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五十年来,由于政府的关怀和收藏家(张伯驹、陈叔通、朱文钧、罗福颐、邓以蛰先生)的贡献,众多精品复归紫禁城,于是书法宝库得以重建,饮誉中外。
法书不同于书法。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明清两代宫廷内府集中了历代法书作品,其情形见于康熙时所纂《佩文斋书画谱》和乾隆、嘉庆两朝所编《石渠宝笈》三编等著录中。本世纪初,清代末帝退位前后,藏品流散而出。世纪中叶,一部分越过海峡,至今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五十年来,由于政府的关怀和收藏家(张伯驹、陈叔通、朱文钧、罗福颐、邓以蛰先生)的贡献,众多精品复归紫禁城,于是书法宝库得以重建,饮誉中外。
不论是尺牍、诗文,还是写经、抄本,无不意涉瑰奇,思逸神超。每每展卷,界破虚空,自能体会到: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留下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
文物名称 | 时代 | 分类 | 作者 |
---|---|---|---|
陈邦彦楷书嘉瑞赋轴 ![]() |
清 | 楷书 | 陈邦彦 |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 |
清 | 行书 | 刘墉 |
张照楷书武侯祠记轴 ![]() |
清 | 楷书 | 张照 |
张问陶行书七绝诗轴 ![]() |
清 | 行书 | 张问陶 |
玄烨行书临董其昌书轴 ![]() |
清 | 行书 | 玄烨 |
宋曹行书五律诗轴 ![]() |
清 | 行书 | 宋曹 |
倪瓒行楷书淡室诗轴 ![]() |
元 | 行楷书 | 倪瓒 |
梁同书楷书汪安人传册 ![]() |
清 | 楷书 | 粱同书 |
刘墉行楷书诗文卷 ![]() |
清 | 行楷书 | 刘墉 |
宋曹草书临王献之帖轴 ![]() |
清 | 草书 | 宋曹 |
龚贤行草书七律诗轴 ![]() |
清 | 行草书 | 龚贤 |
郭尚先楷书黄庭内景经卷 ![]() |
清 | 楷书 | 郭尚先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发表处 | 时间 |
---|---|---|---|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 焦东华 | 《紫禁城》 | 2020年05期 |
《“从兹刻画年复年,心摹手追力愈努”—— 吴昌硕的<石鼓文>及其篆书艺术》 | 尹一梅 | 《紫禁城》 | 2018年04期 |
《“自我作古空群雄” ——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法概述》 | 郁文韬 | 《紫禁城》 | 2018年04期 |
《谁是崔晋? ——辨赵孟頫书札中的“晋之”与“进之”》 | 马顺平 | 《紫禁城》 | 2017年11期 |
《“鼓励士类为一代操觚之盛” ——宋高宗的书法及其影响》 | 朱惠良 | 《紫禁城》 | 2017年11期 |
《元碑不出吴兴外——赵孟頫书碑浅说》 | 王祎 | 《紫禁城》 | 2017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