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访碑录》】
《寰宇访碑录》,十二卷,清孙星衍、邢澍编,清嘉庆七年(1802年)阳湖孙氏刻本。半页11行,行22字,小字同。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版心镌刻“访碑”、卷次和页码等。版框17.5cm×11.5cm。4册,1函。
本书专门收录编者所知所见的石刻碑碣目录,书前有清嘉庆二年(1797年)七月孙星衍自序,叙述所录石碑及砖瓦的来源。此书主要根据邵晋涵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时获取的石刻、郑樵《金石略》的副本、孙氏亲眼所见的摹拓,以及王昶、钱大昕、翁方纲、冯敏昌、阮元、黄易、武亿、赵魏、何元锡等人邮寄给孙氏的拓片,再加上邢澍所收藏的石刻拓本编撰而成。
全书依时代为序,自周起,止于元末,著录各地石刻碑碣七千余通。除石刻外,尚有各家收藏的古砖和古瓦。各石刻之下一一注明其书体、撰书人姓名、碑刻年月、后人题记及刻于碑阴的文字,所录砖瓦与石刻的体例相同,同时还注明石碑的所在地及砖瓦的藏家。
清朝嘉庆以前的碑刻目录以本书最为详备,虽然所录的碑刻多不载碑额,记录的碑刻时间亦未精确到日,但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
《寰宇访碑录》流传的版本有清嘉庆七年(1802年)平津馆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年)江苏书局刻本,清光绪十年(1884年)吴县朱记荣刻本等。
《丛书集成初编》、《国学基本丛书》和《艺苑丛钞》收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孙星衍(1753—1818年),字伯渊,一字季逑,号渊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榜眼,嘉庆十年(1805年)授山东登青莱道。最精诗文,名著海外,与洪亮吉齐名,并称孙洪。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隶、刻印。校刻古书最精。有《平津馆读碑记》、《寰宇访碑录》、《续古文苑》等著作。邢澍(约1752—1822年),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都武)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南安知府。精于各史的表、志之学,著有《全秦艺文志》、《两汉希姓录》、《金石文字辨异》和《守雅堂诗文集》等书。我国古代雕版印刷的书,只在纸的正面印刷,中间有一空行,在此对折而成一张书叶,书叶中缝称为书口,亦可称版口或版心。其作用,一是用于对折书页,二是格内经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刻工姓名和出版处。在书口近上下两端处印有】形符号,称为鱼尾,上鱼尾上面的空格和下鱼尾下面的空格叫象鼻,以其形状相似而得名。象鼻中空的,即称为白口,是古代印书的一种版式。
线装书的书口款式之一。其标志为书口中缝刻的鱼尾形符号“【”,常刻在书口上节或下节的四分之一处,体黑者称“黑鱼尾”, 体白者称“白鱼尾”。同页上下节有两个鱼尾的称“双鱼尾”,只在书口上边刻一个的称“单鱼尾”。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代乾隆皇帝敕辑。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开“四库全书馆”,裒辑《永乐大典》之散篇,并收罗天下之遗书,参其事者4400余人,历时10年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3400余种,79300卷,凡6114函,36381册,约9亿9千7百万字。内容涉及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起了极大作用。<BR> 《四库全书》以丝绢作书皮,其中经部书用褐色绢,史部书用红色绢,子部书用黄色绢,集部书用灰色绢,分别贮于楠木书匣中,再放置在书架上,十分考究。《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录七部,其中以文渊、文源、文津三阁藏本最为精致,疏漏较少;文宗、文汇、文源各本已亡失。现存四部中,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散佚后补抄复原现藏浙江省图书馆。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学者。乾隆年进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钱大昕(1728—1804年),江苏嘉定人,字及之,号辛楣,竹汀。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少詹事。钱氏为通儒,著述等身,有《潜研堂集》。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冯敏昌(1747—1806年),字伯术,号鱼山,广西钦州人。乾隆朝进士,授编修,旋改户部、刑部主事。主讲于端溪、越华、粤秀三书院。《清史稿》载其“悱恻之情,旷逸之抱,一寓于诗”。有《小罗浮草堂诗集》等作品传世。 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续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室集》《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等多种著述。<br />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武亿(1745—1799年),字虚谷、授堂、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今河南河洛道)人。嘉庆朝庆进士。知博山县。工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创办范泉书院,亲自授教。有《经读考异》、《群经义证》、《偃师金石记》、《金石三跋》、《钱谱》、《授经堂诗文集》等书传世。亦称“榻片”。“拓”可释为“捶打”。用墨和纸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捶拓下来称为拓片。拓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清朝阳湖人孙星衍的书斋名。古代鬲津(水名,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至平原(今山东)一带称“平津”,含有“识风土古迹”之意。孙星衍曾任山东督粮道,故以“平津名其斋”。其藏书丰富,所刻《平津馆丛书》多为善本,校刊皆精。朱记荣(生卒年不详),字懋之,号槐庐,江苏吴县人,以贩书为业。清光绪年间侨居松江,筑“槐庐”以藏书。编有《槐庐丛书》和《孙溪朱氏经学丛书》,另撰有《行素草堂目睹书录》及《国朝未刊遗志略》。印的一种称谓。唐代已有称“记”的,宋代印与记、朱记并用,皆为较低级机构的官印称谓。是把两部以上的书合在一起出版,再统命以新书名的书。按所包括的书之性质划分,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我国古籍中常用的分类法是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一部丛书所收子目书包含其中两个部类以上的称为汇编丛书,如《四部丛刊》;子目书都是属于一个部类的,称类编丛书,如《二十四史》,24种书都是属于史部的,如《二十二子》,22种书都是属于子部的;所收子目书都是一个人著的称自著丛书,如《曹月川先生遗书》;所收的子目书的著者都是某一个地方的,或内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的,称郡邑丛书,如《辽海丛书》。中国的丛书始创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是最早的一部。
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TAG标签耗时:0.085879802703857 秒
撰稿人:李欢
孙星衍
孙星衍(1753—1818年),字伯渊,一字季逑,号渊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榜眼,嘉庆十年(1805年)授山东登青莱道。最精诗文,名著海外,与洪亮吉齐名,并称孙洪。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精研金石碑版,工篆、隶、刻印。校刻古书最精。有《平津馆读碑记》、《寰宇访碑录》、《续古文苑》等著作。
邢澍
邢澍(约1752—1822年),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都武)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南安知府。精于各史的表、志之学,著有《全秦艺文志》、《两汉希姓录》、《金石文字辨异》和《守雅堂诗文集》等书。
白口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的书,只在纸的正面印刷,中间有一空行,在此对折而成一张书叶,书叶中缝称为书口,亦可称版口或版心。其作用,一是用于对折书页,二是格内经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刻工姓名和出版处。在书口近上下两端处印有】形符号,称为鱼尾,上鱼尾上面的空格和下鱼尾下面的空格叫象鼻,以其形状相似而得名。象鼻中空的,即称为白口,是古代印书的一种版式。
鱼尾
线装书的书口款式之一。其标志为书口中缝刻的鱼尾形符号“【”,常刻在书口上节或下节的四分之一处,体黑者称“黑鱼尾”, 体白者称“白鱼尾”。同页上下节有两个鱼尾的称“双鱼尾”,只在书口上边刻一个的称“单鱼尾”。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四库全书》
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代乾隆皇帝敕辑。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开“四库全书馆”,裒辑《永乐大典》之散篇,并收罗天下之遗书,参其事者4400余人,历时10年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3400余种,79300卷,凡6114函,36381册,约9亿9千7百万字。内容涉及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起了极大作用。
《四库全书》以丝绢作书皮,其中经部书用褐色绢,史部书用红色绢,子部书用黄色绢,集部书用灰色绢,分别贮于楠木书匣中,再放置在书架上,十分考究。《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录七部,其中以文渊、文源、文津三阁藏本最为精致,疏漏较少;文宗、文汇、文源各本已亡失。现存四部中,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散佚后补抄复原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王昶
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学者。乾隆年进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
冯敏昌
冯敏昌(1747—1806年),字伯术,号鱼山,广西钦州人。乾隆朝进士,授编修,旋改户部、刑部主事。主讲于端溪、越华、粤秀三书院。《清史稿》载其“悱恻之情,旷逸之抱,一寓于诗”。有《小罗浮草堂诗集》等作品传世。
阮元
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续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室集》《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等多种著述。
黄易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
武亿
武亿(1745—1799年),字虚谷、授堂、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今河南河洛道)人。嘉庆朝庆进士。知博山县。工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创办范泉书院,亲自授教。有《经读考异》、《群经义证》、《偃师金石记》、《金石三跋》、《钱谱》、《授经堂诗文集》等书传世。
平津馆
清朝阳湖人孙星衍的书斋名。古代鬲津(水名,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至平原(今山东)一带称“平津”,含有“识风土古迹”之意。孙星衍曾任山东督粮道,故以“平津名其斋”。其藏书丰富,所刻《平津馆丛书》多为善本,校刊皆精。
丛书
是把两部以上的书合在一起出版,再统命以新书名的书。按所包括的书之性质划分,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我国古籍中常用的分类法是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一部丛书所收子目书包含其中两个部类以上的称为汇编丛书,如《四部丛刊》;子目书都是属于一个部类的,称类编丛书,如《二十四史》,24种书都是属于史部的,如《二十二子》,22种书都是属于子部的;所收子目书都是一个人著的称自著丛书,如《曹月川先生遗书》;所收的子目书的著者都是某一个地方的,或内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的,称郡邑丛书,如《辽海丛书》。中国的丛书始创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是最早的一部。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