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九老图轴
清乾隆,纵180cm,横93cm

此图取“会昌九老”故事,描绘唐会昌年间白居易等9位老人作尚齿会的情景。后世多以此题材的书画做为祝寿之用。此图原画稿佚名,但画风与明代画家仇英之作相类。缂丝画竭力追摹原作神韵,总体上以常见的平缂、搭缂技法缂织物象轮廓,然后以笔皴染描绘。一些细微处辅以戗色技法,较好地表现了物象的质感和原作工丽细腻的人物画风格。

缂丝乾隆御笔十全老人之宝说卷
清乾隆,纵30cm,横281cm。清宫旧藏

此手卷在浅黄地上缂织蓝字行书42行,手卷幅宽近3米,缂工简单,以平缂为主,但缂法精致细密。作者运梭灵巧,缂工精细,使字体大小均匀,排列工整,笔划清晰,忠实地再现了御笔之韵。

此卷原藏延晖阁。

搭梭

缂丝技法之一,当织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相接的边缘时,因两色不能互相连接而形成裂缝,故在每隔一定距离处使两边的色纬相互搭绕对方色区的一根经线,以避免竖向裂缝过长而形成裂口,此种缂织技法称搭梭。


              

岩石阴阳面交接处的搭梭(缂丝花卉图册-梅竹)                                             雁足部可见搭梭的空隙(缂丝芦雁图轴)

缂丝是丝织工艺的一种,又称“刻丝”、“克丝”等,以“通经回纬”为基本技法,即以本色丝作经,各色彩丝作纬,根据纹样的轮廓或色彩的变化采用不断换梭和局部回纬的方法织制图案。

中国古代缂丝工艺的出现至迟不晚于7世纪,但缂丝真正在艺术领域登堂入室乃始于北宋末年,受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开始以摹缂名人书画为能事,“夺丹青之妙、分翰墨之长”,甚或造及“胜于原作”的境界。历经元、明两代,皆有精品传世,至清代乾隆朝,随着天下的富庶繁盛,缂丝艺术的发展继而登上了宋以后的又一高峰。当时缂丝艺术品大量织造,并被收进皇家的书画著录,举凡花鸟草虫、山水风景、人物故事、吉祥图案、诗文法书及佛像梵经,无不精细华美。

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极为珍贵的品种,历来多为皇家宝藏。就传世品而论,以故宫所藏为大宗,且最具代表性。本展览从故宫藏珍品中遴选出自宋至清的28件精品,以使大家充分领略缂丝艺术的独特魅力。

主持人:严勇

222
【 宋 】
青碧山水图轴
南宋,沈子蕃作,纵88cm,横37cm
【 元 】
缂丝八仙图轴
元,纵100cm,横45cm。清宫旧藏
【 明 】
缂丝瑶池吉庆图轴
明,纵260cm,横205cm。清宫旧藏
【 清 】
缂丝芦雁图轴
清乾隆,纵213cm,横119cm。清宫旧藏
缂丝花鸟图轴
青碧山水图轴
南宋
缂丝八仙图轴
缂丝花卉册
缂丝仙山楼阁图
缂丝瑶池吉庆图轴
缂丝芦雁图轴
清康熙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清乾隆
缂丝九老图轴
清乾隆
缂丝万年如意图轴
清乾隆
缂丝乾隆御临王羲之袁生帖卷
清乾隆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
清乾隆
缂丝乾隆御笔十全老人之宝说卷
清乾隆
缂丝宝典福书册
清乾隆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清乾隆
缂丝秋桃绶带图轴
清乾隆
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
清乾隆
缂丝乾隆题赞释迦牟尼像轴
清乾隆
缂丝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图轴
清乾隆
缂丝弥勒净界图轴
清乾隆
缂丝乾隆御笔喇嘛说卷
清乾隆
缂丝乾隆御笔心经册页
清乾隆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
清乾隆
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
清乾隆
缂丝加绣乾隆御题三星图轴
清乾隆
缂丝加绣观音像轴
清乾隆
缂金加绣山庄人物图挂屏
清乾隆
缂毛鸡雏待饲图
清乾隆

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工艺本身的原理并不复杂,但中国古代自宋代以来的缂丝品技艺精湛,尤以大幅的缂丝画为特色,其品格高雅,且富贵气象十足,多为宫廷所宝藏,身价骄人,故而贵比金玉。

缂丝之珍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

缂丝技法
平缂
掼缂
勾缂
搭梭
长短戗
包心戗
木梳戗
参和戗
凤尾戗
子母经
透缂
三蓝缂法
水墨缂法
三色金缂法
缂丝毛
缂绣混色法
缂丝辨名
缂丝
刻丝
克丝
剋丝
缀锦
织成锦
缂丝名匠
朱克柔
沈子蕃
吴煦
吴圻
朱良栋
历代缂丝鉴识
唐代缂丝
宋代缂丝
元代缂丝
明代缂丝
清代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