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次年重建。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00.00㎡。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的陈设铜器。
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光绪十四年贞度门失火,殃及太和门与昭德门,第二年三门重建。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
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即在太和门颁布大赦令。明代紫禁城外朝之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称太和门。 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歇山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又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清代建筑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由枋心、找头、箍头三部分组成,以连接的人字形曲线为间隔,绘以龙凤图案,主要线路沥粉贴金,并以青绿、红色衬地,色彩艳丽,金碧辉煌。取“金生丽水”之义,又相对天安门前外金水河而言,故称内金水河。
因内金水河而得名,故称内金水桥。
泛指在屋檐下面、正殿两侧或独立有屋顶覆盖的通道。
朝房分为东西两座,均面阔5间,进深2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称茶膳房。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又称饽饽房。古代编年体文献之一。记述方式以时间先后为序,以最高统治者——皇帝为中心,既记其言行动止,还兼记一朝国政大事。实录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时政记、起居注和日录。
实录最早产生于南朝萧梁时期。自唐代开始,前朝皇帝去世,后嗣之君即诏令史官为先君撰修实录。此后,历代皆视实录为必备之作。清代专设有实录馆,不仅由大臣主持纂修,还要由皇帝御审“钦定”。
官修史书机构。
宫廷文献名,皇帝家族之谱册,唐代已有,沿及明清。清代每十年续修一次,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存者朱书,死者墨书。宗室记于黄册,觉罗记于红册,并各有满汉文本。男女分记,各记有宗支、房次、封职、名字、生卒年月日时、母族姓氏、婚嫁时间、配偶姓氏,宗室、觉罗中人口变动情况,按上述项目每年造册送宗人府,以便续修时载入玉牒。
编修皇族谱系的机构。
掌侍皇帝政务之起居、记言、记行的机构。清康熙九年(1670年)设,三十六年(1697年)停馆,雍正元年(1723年)复设。负责记录朝会、御殿、御门听政、殿试、御经筵、外藩来朝、大阅、节日、出师命将、凯旋迎劳及岁勾重囚等重大事件。皇帝谒陵、校猎、驻跸园苑、巡狩方岳时,记注官皆护从。每月成满、汉文各1册,书明年月日及记注官姓名,次年按月排纂成册,命名为《起居注》。检查皇帝所交办事情处理情况的机构。
办理皇帝封官、赐爵等命令的机构。
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唐代时有《唐六典》,虽为六,实包括中央地方所有官署的体制。明清时改称会典,仍以六部为纲。清又有会典则例与会典并行。 办理宫中满汉文互译事宜的机构。
御门听政是历代较有作为的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形式,因是在清晨故又称早朝。明朝规定,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到奉天门(太和门)早朝,皇帝亲自接受朝拜、处理政事。清初“御门听政”移至乾清门。如在宫外,则依皇帝的行踪而定。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br />
TAG标签耗时:0.06248998641967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