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首钢总公司机关工作,与故宫结缘实属偶然。每天午休时间看报或上网是我参加工作多年养成的习惯。2004年初冬的一天,北京日报登载了一则故宫博物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引起了我对故宫的美好回忆。
我曾在北京西单附近的四合院中生活了四十多年,当时因距离很近,经常到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对故宫最深的印象来自金碧辉煌的宫殿、价值连城的珍宝、制作精美和活动有趣的钟表,以及曾在奉先殿布展的揭露万恶旧社会缩影的地主收租院的泥塑展览场景。
报名申请参加志愿者活动后,经过宣教部组织的培训、考核和自己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故宫志愿者;使我更加近距离地看故宫、了解故宫和为弘扬故宫文化而服务。
十多年来,为做好志愿服务,我积极调整好家庭、工作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每年的志愿服务次数和时数都达到了故宫志愿者规定的要求。
我向来有买书、读书的习惯,对历史、文物、古代建筑、中国文学等方面书籍更是情有独钟,每天上下班的地铁车厢是我读书的课堂,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钟表馆的讲解词、讲解比赛的稿件和有关故宫方面的知识等材料,大部分也是在地铁车厢中学得的。
成为故宫志愿者后,我购买的书籍基本围绕着故宫相关的知识来选择,特别是钟表方面的书籍,只要是需要,从不考虑价格,十余年来购买了上万元与故宫文化相关的图书。通过学习和研究,极大地充实了自己,并将学到的新知识及时补充到钟表讲解词中,使钟表的讲解内容不断变化,使到故宫的观众对珍藏的钟表有了更准确、深刻的了解。在从书本上学习的同时,我又经常与表店、表厂的工作人员交流,直观地了解到钟表制造的历史和现状。
2007年春节后,我年过90岁的父亲病危期间,我既要上班还要到医院进行护理,时间很紧张,身体也很疲劳;但我爱人还是支持我到故宫服务,由她来承担繁重的护理工作。2008年8月,北京市举办了奥运会,为了保证首钢特种设备在奥运会召开期间的安全运行,按照北京市的要求,由我负责组织制定了《首钢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方案》,并带队到首钢内部的重点单位进行反复检查,因此到故宫服务的时间相对减少,我多次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时间来宫中服务。由于正确处理了工作、家庭和志愿者的关系,使我十余年来在志愿者服务中保证了服务质量和出勤率。
志愿服务工作同样也使我受益匪浅。一次在殿内服务,钟表馆工作人员耿班长请我给两个眼睛有残疾的外地游客讲解。经我了解,一位游客是全盲人,另一位游客仅能模糊看见行走的道路,陈列在展柜的钟表根本看不清,这是我碰到的非常特殊情况。我当时就先给他们讲解了大自鸣钟和铜壶滴漏,之后找地方坐下,从钟表进入中国简单讲起,又分别介绍了中国、英国、瑞士和法国等国钟表制造特点和重点钟表的玩意功能。在送他们出钟表馆大门前,还介绍了奉先殿过去的使用功能和建筑形式等知识。当他们知道脚下的“金砖”和用手抚摸的直径1米多的粗大立柱时,这两位游客非常高兴,感到很满足,我也从中体会到故宫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增强了做好志愿者工作的信心和荣誉感。
如今,我已到退休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珍惜在故宫服务的机会,因此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为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曾于2015年获得文化部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