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面向公众进行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故宫讲坛发挥博物馆文明对话的职能,邀请故宫博物院内外专家走上讲坛,以亲近、通俗的话语向社会公众传递明清历史、古代建筑、文物研究与鉴赏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让公众深入了解故宫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月8日,第99讲由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吕成龙讲授“明代斗彩瓷器的发展与鉴定”,主讲人结合自己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研究33年的心得,对明代斗彩瓷器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讲座内容涉及斗彩的定义及其与青花五彩的区别、斗彩的起源和发展、明代成化斗彩瓷器的鉴定要点等。特别对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取得高度成就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方法进行鉴定,提出了主讲人独到的见解。
2月12日,第100讲由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讲授“故宫博物院的表情”知识讲座。单霁翔院长通过故宫博物馆的诚心、清心、安心、匠心、称心、开心、舒心、热心8个“表情”,结合数百张照片和翔实的数据,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观众服务、安全保卫、文物保护、遗产检测、环境提升、公众教育、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
2月26日,第101讲由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讲授“展览是一台隽味悠长的戏”。本次讲座围绕故宫博物院2017年展览规划展开。
3月12日,第102讲由器物部冯贺军主讲“砖石雕刻与随葬陶俑:以故宫雕塑馆藏品为例”。讲座以故宫雕塑馆中的砖石与陶俑文物为主,从一个侧面揭示这些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习俗与艺术。
3月26日,第103讲由宫廷部林姝主讲“万岁千秋奉寿康”,主要为观众讲授寿康宫的原状陈列及相关展览情况。
4月9日,第104讲由器物部焦东华讲授“大隐于朝——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对成果展”,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藏甲骨文整理与研究”课题的进展,包括甲骨的拓片、摹文等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解说院藏御制诗稿的独特性、完整性;交流明清尺牍中涉及身处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书家、藏家、学者以及官员们情感沟通、信札往来的信息。
4月23日,第105讲由展览部王博为观众讲授“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讲述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有关的展陈情况及展品介绍。
5月14日,第106讲由书画部王琥为公众讲述“圆融冷逸——‘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之八大山人”。为了更好地将“四僧”书画艺术展示给广大的观众,我院于2017年5月6日至6月28日,在武英殿书画馆举办“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本次展览是我院“四僧”相关主题展览规模最大、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共分为四个单元。本次讲座以其中第三单元“圆融冷逸——八大山人”为基础,为大家解说我院藏八大山人书画作品及其特点。
6月4日,第107讲由书画部鲁颖为公众讲述“清疏寒寂——‘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之弘仁”。弘仁是封建传统体制下的典型文人,能诗善文,尤擅绘画,以一介儒生遭遇国破家亡而遁入空门,放逸山水间,寄情书画中,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艺术风格荒疏冷逸的画风。
6月11日,第108讲由书画部王亦旻为公众讲述“纵肆清奇——石涛书画人生及作品解读”。本次讲座以武英殿中“四僧书画展”陈列出的石涛作品为主线,结合其生平记载以及其他重要作品,对石涛艺术生涯中的一些影响巨大的争议性话题,做一大致梳理与诠释,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其艺术特色。
6月25日,第109讲由书画部杨丹霞为公众讲述“髡残的生平及其书画艺术”。本次讲座从其生平、交游、艺术师承、代表作品及风格诸方面予以介绍,以便听众从多角度,了解这位在“四僧”中传世作品最少、最不为人所熟知的画僧。
7月9日,第110讲由器物部刘岳为公众讲述“漫谈‘珍宝馆’改陈及其他”。本次讲座对“珍宝馆”的历史及自2016年开始的最新一次改陈进行详细说明,并选取已开放展厅中的重点文物进行深入解读,希望能够给大家勾勒一个更为清晰、完整的“珍宝馆”形象,使大家可以更好地欣赏“珍宝馆”的陈列。
7月23日,第111讲由展览部宋海洋为公众讲授“珍宝馆的改陈设计大纲”。本次讲座通过对改陈设计大纲的解读,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到珍宝馆改陈还原历史、还原文物的目的以及珍宝馆现状。
8月13日,第112讲由故宫学研究所周乾讲述“紫禁城古建筑的营建思想与文化”。主讲人通过对紫禁城古建筑文化较为全面的论述,来推动公众对紫禁城建筑文化的客观和辩证认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推进中国古建筑工匠精神及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8月27日,第113讲由器物部焦东华讲述“殊今异古——故宫博物院藏石鼓的流传及其影响”。我国传世的石刻文字以石鼓文为最早,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此次讲座主讲人主要为公众讲述有关石鼓的前世今生故事。
9月10日,第114讲由书画部汪亓为观众讲述“走近赵孟頫”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围绕展览内容从更多角度介绍这位艺术巨匠的生平与艺术面貌,与此次展览的亮点与看点。
9月24日,第115讲由书画部王中旭为观众讲述“《千里江山图》一回捻出一回新”。鉴于该图之精工及复杂程度,读画的角度可以是多样的,每个人每次读画的心得可能亦各异,这也正反映了该画独特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本次讲座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该画最原初的问题进行思考:画是如何画出来的?表达了何种主题和画意?具有何种功用?
10月15日,第116讲由书画部许彤为观众讲述“文人画与青绿山水的合流”。在漫长的历史中,无论是宫廷画家、职业画家或者文人画家,都会选择使用青绿设色来画山水。但不同身份的画家采用不同的方式,也表达出不同的趣味和审美。本次讲座梳理了文人画与青绿山水的合流情况。
10月29日,第117讲由书画部李天垠为公众讲述“赵孟頫时代的另一位艺术巨匠——朱德润”。主讲人通过讲座带领观众穿越到七百年前的元代中国,让观众在赏析朱德润存世画作、辨别其作品真伪的同时,领略元大都、元上都、苏杭江南地区的地理风貌与风土民情。主讲人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朱德润内心,以朱德润的视角观察体会绘画创作本身与元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11月12日,第118讲由书画部蒋彤为公众讲述“复古影响下的青绿山水”。复古是中国绘画的重要课题,复古有两种,一是托古改制,即借古意创造新的风格、样式,改是关键;还有一种是仿古,虽然也强调脱古,但更强调笔墨有出处。托古改制的重要时期是元初,以赵孟頫、钱选为代表主要探讨如何在士人画中体现古意,使青绿山水体现出士气与隐逸思想。仿古则因董其昌、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以及乾隆朝宫廷画家等的绘画实践而成为明晚期至清中期青绿山水画的重要内容。本次讲座将梳理复古影响下的青绿山水脉络。
11月26日,第119讲由书画部马顺平为公众讲授“赵孟頫早期书法作品解读”。围绕赵孟頫特展,为公众介绍了赵孟頫早期的生平及初期书法作品。
12月10日,第120讲由故宫学研究所周乾为观众讲述“图说紫禁城中轴线古建筑——艺术、历史与文化”。本讲座以贯穿紫禁城中轴线的建筑群为对象,基于大量图片和丰富的语言,来展现其建筑艺术、历史及文化特色。
12月20日,第121讲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主讲。单霁翔院长以“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护者”为主题,就故宫的藏品清点、展览策划、文物保护、观众服务、公众教育、数字化发展、文创产品等方面,与观众分享了故宫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近年来的发展与改变。
12月24日,第122讲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张弢为公众讲授“茜茜公主与贵族时代——匈牙利历史巡礼”主题讲座。茜茜公主(1837—1898)作为奥匈帝国的皇后、匈牙利王国的王后,亲身经历了匈牙利国家命运的转变并参与其中。本讲座梳理匈牙利的历史发展进程,讲述欧洲贵族社会的时代变迁,回顾茜茜公主的人生轨迹。
故宫讲坛第99讲主讲人吕成龙先生
故宫讲坛第100讲主讲人单霁翔先生
故宫讲坛第101讲主讲人王亚民先生
故宫讲坛第102讲主讲人冯贺军先生
故宫讲坛第103讲主讲人林姝女士
故宫讲坛第104讲主讲人焦东华先生
故宫讲坛第105讲主讲人王博先生
故宫讲坛第106讲主讲人王琥先生
故宫讲坛第107讲主讲人鲁颖女士
故宫讲坛第108讲主讲人王亦旻先生
故宫讲坛第109讲主讲人杨丹霞女士
故宫讲坛第110讲主讲人刘岳先生
故宫讲坛第111讲主讲人宋海洋先生
故宫讲坛第112讲主讲人周乾先生
故宫讲坛第113讲主讲人焦东华先生
故宫讲坛第114讲主讲人汪亓先生
故宫讲坛第115讲主讲人王中旭先生
故宫讲坛第116讲主讲人许彤女士
故宫讲坛第117讲主讲人李天垠先生
故宫讲坛第118讲主讲人蒋彤女士
故宫讲坛第119讲主讲人马顺平先生
故宫讲坛第120讲主讲人周乾先生
故宫讲坛第121讲主讲人单霁翔先生
故宫讲坛第122讲主讲人张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