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与道场——乾隆时代的中正殿一区
——“故宫学人讲故宫”系列讲座第五期第二讲

时间:2023-11-24

讲座海报


2023年10月27日上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老师作题为“佛堂与道场——乾隆时代的中正殿一区”的专题讲座。罗文华,江西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职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主要致力于藏传佛教文物的鉴定与研究、藏传佛教艺术史、清代宫廷的藏传佛教信仰文化与汉藏文化交流,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4部。自2005年起,长期在藏传佛教文化区进行广泛且深入的田野调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甘孜与阿坝、内蒙古等广大地区,研究范围涉及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壁画、寺藏文物等。作为独立策展人先后举办了《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梵天东土 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展》《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等大型展览。


主讲人罗文华老师


该讲座为“故宫学人讲故宫”系列讲座第五期第二讲。此次讲座由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文明老师主持,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和一汽集团红旗品牌主办,故宫博物院研究室、数字与信息部承办。讲座在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数字所演播厅)举行,来自院内外50余名听众现场听取了讲座。


主持人文明老师


罗老师首先从中正殿的重要性切入主题,来展开对乾隆时代的中正殿与藏传佛教渊源的探索。中正殿是距离皇帝寝宫最近的一个佛堂区,也是我们今天能够接触到的最为完善记载的皇家佛堂、佛事区域。中正殿基本可以确定为明代建筑,在《明宫史》中有相关记载。从史料的记载可知,中正殿在崇祯六年以前都有道教活动举行,这里作为道教道场可能与明世宗以来宫廷道教信仰盛行有关。从明崇祯五年以后到清代初期,中正殿一区的面貌一直很不清楚。从其使用“中正”“春仁”“秋义”“有容”“无逸”等名号来看,这里带有明显的儒家特色,不再有任何玄教的色彩。


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内务府下设中正殿念经处,专门管理宫中藏传佛教事务,办造佛像和唐卡。乾隆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宝华殿、雨华阁、昭福门、凝华门(即今天的春华门)上同时挂匾。至此,中正殿一区的规模基本形成。中正殿保留殿名,也成为这一区各佛堂的总称。中正殿由南向北分为两进院,以昭福门为界。昭福门以南有雨华阁及东西配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为东西配楼】、梵宗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昭福门以内有中正殿及东西配殿、香云亭、前殿宝华殿、后殿淡远楼[乾隆二十七年(1762)改为单层十一间。1923年,淡远楼、中正殿及其配殿、香云亭均毁于一场意外失火,内部陈设完全烧毁,直到2010年这一地区得到香港中华文物保护基金的资助才得以修复。本研究基于故宫保存的这一区陈设档、火场残档、《活计档》、《奏销档》等内务府档案。


中正殿布局图


紧接着,罗老师结合历史档案和影像材料,详细介绍了中正殿北区各殿的陈设与功能。中正殿是北院北部的主殿,面阔三间;前有大抱厦;有左右配殿及耳房;后有上下两层十一间淡远楼。前有月台连接香云亭与宝华殿,均为佛堂。清代的中正殿,应即明代旧殿并未经过改建。乾隆八年之前,中正殿内部陈设由明间一座五彩堆金大龛,两边次间各设东西龛一座,龛内和龛两侧的踏跺上杂陈各种法物、东西山墙各挂释迦牟尼佛源流唐卡四轴而已。三座龛内所供有铜、琥珀、珊瑚、檀香木等质地的造像百余尊。除了极个别者,绝大部分都是康熙时期三十年至六十一年间外来的贡品。主要贡献者有:喀尔喀蒙古、青海厄鲁特蒙古以及西藏等地贵族,驻京喇嘛,各地高僧等。乾隆八年以前中正殿的布局和内部陈设基本上维持了康熙时期的原状。此前中正殿陈设没有特别设计,属于长期零星收供形成。此处很有可能是清世祖的纪念堂。在中正殿宫区,供奉白救度母是其一个重要特色。康熙朝多伦会盟以来,哲布尊丹巴成为喀尔喀蒙古第一大活佛。后随康熙进京,居北京19年,出入宫廷,与宫廷内外关系密切,宫廷白救度佛母的供奉传统与祈寿有关,且可能与喀尔喀蒙西哲布尊丹巴的影响有关系。


中正殿东西配殿几经改陈,最终成为供奉《龙藏经》的佛堂。《龙藏经》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并不确指某部藏经。从其各108函来看,显然指的是藏文的《甘珠尔》而非《丹珠尔》。清宫供奉的《甘珠尔》均以西藏蔡巴氏抄本为底本,明永乐时期传入宫廷,在明清宫廷衍生出两个系统:一个是宫廷刻本系统:一个是宫廷抄本系统(均属于泥金抄本)。


中正殿后照殿经历了两次改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改为单层十一间。三十四年(1769)改为上下两层十一间,至此始有淡远楼之名。档案中记载,淡远楼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宫中藏传佛教集散地。清宫历年所收到的蒙藏贵族、高僧大德所贡法物和宫内成造法物的储存室和临时供奉所。淡远楼其中存放的大量法物是如何的频繁地由贮进中正殿,又不断地从这里奉旨请去,供奉在宫内宫外各个大小佛堂内,或远赐蒙藏地区的。我们甚至怀疑淡远楼的改造就是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的法物无法存放和分类保存以及越来越频繁的法器成造活动需要更多空间的问题而为之的。


中正殿佛堂每日有人专门负责焚香敬佛。乾隆十五年(1750),奉旨改为只有皇帝亲自到中正殿拜佛时才点香,平时只是供香。终高宗一生,只要他在紫禁城内,几乎每日到此上香;如果他没有空,或者无法前来上香时,他往往会委托亲王或皇子代他上香。这种情况在高宗晚年,行动不便的时候,非常频繁。


香云亭是中正殿重要的礼佛场所,每年的八月初九日至十一日按照年例在香云亭金塔前唪经三日,庆赞金塔。直到此亭被火之后,才改在雨花阁进行。另一个最为重要的活动就是请宗喀巴像。乾隆二十三年(1738)之前,请宗喀巴像的时间没有规律。如乾隆十七年为十一月初十日,十九年为闰四月二十五日。大约在二十三年之后,开始固定每年十月二十五日、一月初的某一天(如初三日、初四日、初六日或初十日)和十二月的二十五日,共三次。直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不再见到请宗喀巴像的记载,不知是否意味着此项活动停止?一般请出去后,两至三个时辰(相当于4-6个小时)后送回。一月初和十二月二十五日都是宫廷年节法事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段。香云亭的宗喀巴像可能就是专门为此活动而请。


威胜天王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根据清代官方记录统计,清帝每年真正住在紫禁城中的时间很少,只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约110天。高宗在宫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岁末年初,以乾隆二十年(1755)的《穿戴档》为例,全年在紫禁城中停留的时间是115天,正月、十月至十二月就占了62天,其中十一月初十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有40天之多。这一段时间宫廷中礼仪活动很多,他必须住在紫禁城里。中正殿佛堂每日有人专门负责焚香敬佛。乾隆十五年(1750),奉旨改为只有皇帝亲自到中正殿拜佛时才点香,平时只是供香。终高宗一生,只要他在紫禁城内,几乎每日到此上香;如果他没有空,或者无法前来上香时,他往往会委托亲王或皇子代他上香。


清宫较大的法事活动集中在岁末,主要有送岁道场和迎新年吉祥道场两种,活动在宝华殿前。送岁道场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见于记载,时间为十二月初七日至初九日,道场开始时间的变化主要是根据大小月而来,小月即早一日,大月则晚一日。一份宣统元年报告中附有参加送岁道场人员的名单,从中可知,送岁道场期间到宫中唪经的喇嘛绝非普通的寺庙喇嘛,多数都有一定的级别。迎新年吉祥道场在十二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或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唪威胜天王经,至二十七或二十八日跳步扎结束。迎新年吉祥道场在乾隆时期频繁举行。乾隆帝多数在午初一刻(11点15分)步行到宝华殿前,坐在黄毡圆帐房(即所谓“擦擦里”)中,入座看跳步扎,至午正一刻(12点15分)离开,共一个小时左右。但这个时间段也不是非常严格。唪迎新年吉祥经(即唪威胜天王经)每日36名喇嘛,三日共108名,跳步扎喇嘛184名,并在院内祭祀威胜天王。


随后,罗文华老师还对法事供物、仪轨等进行了解读。供巴苓:所谓巴苓,即蒙文Baling的音译,相当于藏文gtor,汉译“朵马”“食子”。按照《藏汉大辞典》的解释,朵马是由糌粑捏成用以供神施鬼的食品丸子。图齐先生从供养的角度清楚地描述道:朵马是一堆用酥油和起来的青稞面。这种供器有时可以染色,其次是可以根据它所用于的仪轨而被制成不同的形状。巴苓供用于法事的供奉之中,必须在法事开始前准备好。每次法事开始之前,总是由专门负责雕刻或捏做巴苓的做巴苓喇嘛最早开始忙碌。巴苓供往往与其它各种供物一起供奉,而法事规模的大小又决定了供物的多少。其中以唪救度佛母经的供物最为繁复,也最为奇特。“查克素穆”应即藏文Chagsum的音译。该词的意思是“三分食子”,即“施食”,也是属于朵马(巴苓)供奉的一种,指藏传佛教法事活动中对三方的食子(朵马,巴苓)供奉:一份上供诸佛菩萨;一份中献十方护法;一份下施六道众生和邪魔厉鬼。“乌卜藏”一词的准确来源还不是很清楚,应该与藏文bsang(或bsangs,“香”“神香”“祭祀火烟”等义)有关,放乌卜藏即指藏传佛教中最著名的祭祀活动烟祭,传统译为“煨桑”(bsang gtong ba)。乌卜藏还有另外一个名词叫“拉桑”(lha bsang),专指供奉给众神的“天香”或“神香”,放乌卜藏就是焚烧出香烟以祭诸神的仪式。此仪式是整个藏区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广泛流行的一种仪式。步扎,当时俗称打鬼,明代译为“步叱”,清代的官方文献中或译为“布扎克”(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布扎”(嘉庆朝《大清会典事例》、《清德宗皇帝实录》)或译作“步扎”(《清高宗实录》),都是来自蒙文Büjig,与藏文'cham(羌姆,跳神,宗教舞蹈)词义接近。


最后,罗老师对今天的讲座进行了总结:1.中正殿一区是清宫最重要的佛堂区,离养心殿最近的清帝私人礼佛区,地位相当于圆明园的清净地,但比清净地更重要的是,这里是重要的宫廷宗教管理中心,法物收藏与生产基地,法事活动中心,角色颇为复杂。2.中正殿的建筑沿革、内部陈设变化、宗教功用的记录,多见于1923年中正殿火场残档的资料,为外人所不知,而其中的陈设档、香档总计90余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时代连续,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3.中正殿一区的宗教法事活动,基本上属于宫廷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缩影,与京城最核心的官(皇家寺)庙、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圆明园九洲清晏等处的活动规模不同,内容基本一致;4.档案资料显示,藏传佛教佛堂主要分布在清帝卧榻或居室之侧,或者不远的区域内,作为日常起居礼佛之用,每日坚持参与藏传佛教法事活动,充分说明清帝(清宫)信仰的主流是藏传佛教。其宗教法事活动与清帝个人的精神诉求有关,如祈福/祈寿/消灾祛邪等,也与藏传佛教的传统相关。


主讲人与现场观众互动


讲座结束,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主任、研究馆员文明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中正殿佛堂区体现了满、藏、汉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一百年前,从建福宫延烧至中正殿的大火,烧毁了很多宫殿和陈设其中的艺术珍品,中正殿一区只有宝华殿有幸未被焚毁。当年和罗老师一起整理中正殿焚后遗迹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档案。有赖于这批档案,我们能够复原清代中正殿一区的建筑布局、殿内陈设,并据此推测在此举办的佛事活动。罗文华老师对中正殿一区的深入研究,对我们了解清代宫廷与藏传佛教的相关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主讲人和现场观众就藏传佛教的仪轨和清代宫廷与藏传佛教的有关历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