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周五)上午,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第一百零一讲在新春开启,此次讲座由宫廷服饰织绣研究所承办,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宏复教授做线上宣讲。讲座由宫廷服饰织绣研究所章新主持。
李宏复老师
此次讲座,李宏复老师以“17世纪至21世纪中国刺绣名牌——顾绣”为题,结合明清顾绣的历史与中国刺绣遗产的现实发展来论述宣讲。
李宏复老师也有在吉林市博物馆的工作经历,十多年致力于中国刺绣文化的研究和非遗传承的研培工作,她首先从2006年在潮州调研看到的当地以顾绣为招牌的厂店说起,而后对宋元以来中国的刺绣历史进行概要性的梳理,揭示出顾绣的历史渊源及其长久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李老师认为露香园顾绣继承了宋元以降的针法,其成功成名除了其做为闺阁绣、画绣的高品质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作品有了大家推重,松江华亭地方的陈继儒、董其昌等人是顾绣不可忽视的推手。书画宗师对顾绣的赞赏在故宫藏《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中可谓不吝溢美:“璀璨五丝,照耀千古”、“针丝生澜”、“夜来神针”、“玄功莫状”、“影落生绡,驻以仙组”等等,正是露香园闺阁以针丝对文人书画美学的精彩演绎,在宗师级大家的赞美和推誉中,“顾绣”这一名牌响彻南北,成为高品质、高艺术品位刺绣的代名词。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米画山水”页,董其昌将米芾之笔与韩氏之针并誉——“南宫颠笔,夜来神针。”
顾绣的品牌效应在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存留的贡单里到处可见。李老师指导研究生考察整理的清代贡单中,无论浙江、广东、广西、江西、山西、陕西、两淮、贵州、福建、湖北、四川,乃至陕甘地方大员,也无论刺绣的袍褂、佩饰、屏风、铺垫、门帘等,冠以顾绣美名的物品到处可见,足见顾绣品牌在清代刺绣工艺之影响力。到清末新政,江南等地沈寿诸人开设刺绣学校时也派学生去松江“松筠女子职业学校”考察顾绣。而近代藏家、刺绣研究者朱啟钤等在著录中也特别注意明清的顾绣作品。
李老师认为从技法而言,顾绣以及近代兴盛一时的刺绣品牌在针法上并无本质区别,大多是由直针衍生,根据描摹物象的特点形成各种套路,而商业领域所谓四大名绣在发展中也相互融合学习。特别是在建国后,中国刺绣工艺在继承传统不断实践发展中,实际在针法上在做减法,标举不同品牌绣派对于工艺发展是没有什么建设性意义的。李宏复老师认为大家应该共同推动发展的就是“中国刺绣”,顾绣曾经的艺术成就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刺绣师与美术家的联手,共同进行艺术创造,积极参与当代艺术创作活动,并有精彩表现。如2017年苏绣传承人姚慧芬与中央美院邬建安教授合作,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骷髅幻戏图》,就展现出当代阐释传统的新光芒。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补衮图”页,董其昌赞其“璀璨五丝,照耀千古”
李老师从2016年参与“文化部与教育部联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及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计划”等授课任务。将中国刺绣传统的研究与现实中传统刺绣业发展的思考联系起来,利用研究成果培训地方绣娘近千人次,真正实现了“绣娘给予我田野调研素材,我用研究所得回馈社会”的理想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