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博士后李延彦举办甲骨形态学讲座

时间:2018-01-23

  2017年12月20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项目博士后李延彦在本院第二会议室,举办了名为“从甲骨形态略论甲骨复原与缀合”的讲座。讲座由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王素主持,来自研究室、器物部、图书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院内多个部门的同仁聆听了讲座。


  首先,王素所长向到场同仁简要介绍了主讲人的情况,指出:主讲人李延彦,201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的工作。她在硕博期间以及进入故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一直从事甲骨形态、甲骨复原与缀合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接下来,李延彦开始讲座。讲座主要分四个部分:什么是甲骨文?甲骨学研究的内容,甲骨形态学的定义,甲骨形态学研究的内容。


  李延彦先从甲骨文发现者、甲骨文出土地、甲骨文载体、甲骨文书写方式、甲骨文用途特点等几方面入手,为大家普及甲骨学知识。如:“甲”指龟甲,包括龟腹甲和龟背甲。“骨”主要指牛胛骨、鹿头骨,还有少量人头骨,统称为兽骨。书写方式除契刻外,还有用笔书写的朱书和墨书。用途主要是占卜。商王及贵族都专门设置了占卜机构,由贞人负责管理。经学者统计,甲骨文已发现单字四千多个,其中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居多。甲骨文的特点,表现为象形度高、写法尚未定型、异体字较多。



  李延彦接着讲到甲骨学研究层面。她指出:目前甲骨学研究分为两部分:整理工作与研究工作。整理工作包括:拍照,墨拓,摹文,释文,辨伪,校重,复原,缀合。这些是研究工作的前提。她向大家展示自己在整理院藏甲骨时,新完成的甲骨复原与甲骨缀合工作。至于甲骨学研究,李延彦重点介绍了甲骨形态学的产生与内涵。她指出:甲骨形态学是黄天树先生提出并创建的一门新学问,主要研究甲骨的构造、形态、钻凿等,旨在为甲骨残片的识别、残片部位的判断与缀合,以及卜辞的释读等,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她结合具体实例,对卜甲与卜骨形态学研究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讲座的最后,李延彦还特别设置了“连连看”互动环节,让到场同仁参与问答,体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与学习乐趣。


  李延彦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引人入胜,引起到场同仁的极大兴趣,纷纷与李延彦热烈互动,表示获益很大。


  最后,王素所长做总结。他说:李延彦的本次讲座,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对甲骨知识进行普及。因为讲座中谈到的许多甲骨形态学知识,即使是甲骨专业人士,也是不清楚的。故宫藏殷墟甲骨有2万多片,收藏量居世界第三,有大量缀合工作要做,如果不懂甲骨形态学,缀合工作将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能够从事甲骨形态学的学习与研究,并且参与本项目的甲骨缀合工作,为本项目的标志性成果《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早日完成贡献力量!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