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时间:2016-08-03

  2016年6月23日至6月2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组,由故宫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王素带队,研究室任昉、吕冠军、隋晓霖、王莹、栾林,博士后杨杨、李延彦,器物部方斌、卢岩、见骅,资信部李凡等一行十二人,赴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进行实地考察。在为期5天的考察工作中,项目组参观博物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寻访名人故居2处,并与旅顺博物馆业务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一  本次考察的主要目标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东南部的辽东半岛伸入渤海与黄海之间,是沟通东北亚交通的重要枢纽。我们此次考察的目的地大连市,即位于该地。根据考古资料显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这里就已存在较早的文明形态,如长海小珠山下层遗址、丹东东港后洼遗址等。从出土器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来看,这里既有渡海而来的山东龙山文化,也存在南下的北方文化因素,在二者持续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类型。夏商时期,该地区受到中原文化的强势影响,在商代晚期形成了一系列附属于商王朝的地方政权。西周初期,周天子将肃慎、燕、亳(貊)视为是自己的北土。联系文献中箕子到达朝鲜半岛的记载,可以看出辽东地区从华夏文明的早期阶段,已被纳入中华文明的大家庭。清晚期以来,随着大连、旅顺作为港口城市的兴起,这里更成为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城市。
  此次考察工作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与旅顺博物馆的学术交流,了解旅博甲骨之源流,学习旅博甲骨的整理经验,学习旅博甲骨的著录出版经验;(2)通过对罗振玉、大谷光瑞故居的寻访,追忆罗振玉的学术贡献,寻找大谷光瑞中亚收集品流散的轨迹;(3)通过对大连汉墓博物馆的参观与考察,了解辽东半岛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脉络;(4)通过对东鸡冠山炮台、日俄监狱旧址的考察,了解晚清时期日俄两国在东北亚争霸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追思为民族解放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5)通过对大连自然博物馆的考察,了解与历史研究相关的古生物及古地质知识。项目组希望通过上述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全面认识和掌握院藏甲骨的历史文化信息,促进整理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  本次考察的主要项目
  本次考察的主要项目共有六个,现按时间先后记述如下。
  (一)旅顺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是国内大宗收藏殷墟甲骨的单位之一,数量达2200多片(《大陆现藏之甲骨文字》及《百年来甲骨文材料统计》误记为2925片),主要为罗振玉旧藏,少数为日人岩间德也藏品。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大连,罗振玉旧藏文物散失民间。上世纪50至60年代,旅博从民间收集罗氏旧藏文物六千多件,其中便包括了这批甲骨。旅博甲骨的时代一至五期皆有,内容涉及殷商政治制度、王室结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方国地理、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文化礼制等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史研究价值。可惜这批材料仅被《甲骨文合集》著录587片(拓片533、摹本54)。2011年10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暨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与宫长为二先生,专程赴旅博进行甲骨藏品调查。2012年1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与旅顺博物馆联合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旅顺博物馆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被批准立项。2014年10月,出版了项目成果《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全三册)。
  6月24日上午,项目组考察与学术交流活动在旅顺博物馆进行。在古文献研究所王素所长带领下,项目组一行受到旅博王振芬馆长、金石部宋艳秋主任的热烈欢迎。王馆长亲自引导并陪同项目组一行,参观旅博外部环境和内部陈列,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稍后,就在旅博会议室进行座谈。
  王振芬馆长首先介绍了旅博甲骨的来源与入藏,以及旅博甲骨项目申请的缘起。王素所长也简要介绍了故宫甲骨来源,以及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情况。据王馆长介绍,我们得知:旅博甲骨属于安阳殷墟早期出土品,在项目启动之前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冷封”,有的骨片已经破碎,有的面临虫蚀或粉化,有的文字磨泐消失,大部分甲骨文没有照片、拓片和摹本,如不及时高清晰摄影存真、整体性墨拓与保护性整理,加以刊布,传贻后世,恐怕难免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甲骨文收藏之期即澌灭在斯”的时代遗憾。经过整理,旅博甲骨汇总甲骨缀合近60组(其中自缀11组),发现新字及新字形30多个,还发现一批新资料、新辞例与新见用词。如:《旅博》257号为花东子组类卜龟,可增补90年代出土的花东一坑甲骨材料。502号(9.2203)“劓刵”,记割鼻、断耳两种肉刑,结合《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S121“劓刵刖”,可与《尚书•吕刑》“爰始淫为劓、刵、椓、黥”相印证,揭示了与周代以降“五刑”之间的因循演替关系,是珍稀的研究殷商刑罚资料。
  我院所藏二万余片甲骨,以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旧藏为主,未见原属罗振玉的藏品。虽然有些甲骨曾被罗氏著录,但入藏信息并不支持属于罗氏旧藏。我院目前已初步完成谢伯殳甲骨的拍照、拓片、摹文、释文、缀合,马衡等人旧藏也在紧张整理之中。今年有望完成马、谢二人旧藏甲骨的整理,并付梓出版。座谈交流过程中,旅博还提取了数片罗振玉旧藏甲骨供我们观摩。器物部方斌、卢岩向对方介绍了我院甲骨在库房的保存状况,并分享了文物排架与编目的经验。研究室李延彦博士后还根据旅博提供的甲骨,对之前依据拓片和照片所做的缀合进行了实物验证。博士后杨杨和李延彦在征得对方允许的情况下,对一版甲骨的龟首甲部位拍摄了微距照片。资信部李凡也就甲骨的拍摄与旅博同仁进行了交流。器物部见骅就罗氏旧藏甲骨上的红色十字标记向旅博库房管理员翟跃群咨询,希望对此细节进一步增加了解。两单位甲骨项目组一致认为有必要增强彼此联系,应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建立起及时有效的长效联系机制。会后,项目组邀请旅博同行进行回访,希望能够在院内为其演示甲骨影像的采集与存储。
  (二)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
  大连在我国历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不仅在于它是沟通中原与东北、中国与东北亚的重要枢纽,更是见证中国由衰落走向复兴的“亲历者”。晚清以来,旅顺因为其冬季不冻港的优越地理条件,成为沙俄等国觊觎的目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我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而旅顺则不幸成为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战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6月24日下午,项目组带着走访历史、感悟荣辱的心情,参观了大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鸡冠山北炮台日俄战争遗址”。
该堡垒是沙俄强迫大批中国民工于1900年修建的一座永久性堡垒,日俄战争期间成为两军的重要战场。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1997年,这里修建了占地面积460平方米的日俄战争陈列馆,内有各种历史照片、实物、资料三百余件。项目组一行怀着压抑的心情参观了该处遗址,体味到近代以来在动荡的岁月里,前贤们坚守学术,保存民族文化的不易。
  (三)罗振玉、大谷光瑞旅顺故居
  罗振玉(1866~1940),中国近代金石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甲骨文学家、文物收藏家。甲骨四堂(即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之一。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曾任清廷学部参事及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后又任伪满洲国参议府参议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是近代金石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在甲骨学领域,1908年,罗氏率先确定甲骨文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并派其弟罗振常前去求购,后又亲赴安阳,成为学术界实地考察殷墟第一人。个人购藏甲骨二三万片,著有《殷墟书契考释》、《殷商贞卜文字考》等书,同时还是甲骨文书法的早期实践者之一。1928年,罗家迁到旅顺建造了三层楼的大云书库,珍藏有罗氏父子数十年搜集的典籍、档案等珍贵文献史料三十多万册,以及甲骨文、字画、陶器等文物数千件。1945年8月,苏联红军占领旅顺,罗公馆和大云书库改作苏军招待所。书库内的藏书和文物遭到哄抢,损失大半。前些年,罗氏旧居竟被改为一家招待所职工宿舍,一楼变成食堂,终日烟熏火燎,楼面污损严重。罗振玉旧居位于书库南面,现有4户百姓居住。除了院内两棵两人环抱粗的银杏树依然保持风采外,已经难觅原貌。后搭的小房占满院落,台阶上一座拱门也在2014年倒掉了。
  6月24日下午,项目组香在旅顺博物馆王振芬馆长的陪同下,寻访到了日本西本愿寺长老、佛学家、历史学家大谷光瑞的故居。大谷在欧洲考察期间,见到斯坦因等人西域探险的成果,决定派考察队前往中亚,从而揭开了日本考察中国西北的序幕。其收集品今天主要保存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韩国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及中国的旅顺博物馆。大谷光瑞旧居,始建于沙俄统治时期,是一栋独立于山顶的二层和风欧式小楼。日伪时期,大谷光瑞移居旅顺入住此楼。该楼近年经过维修,远观竟与新楼无异,与山下破败的近代建筑群形成强烈对照。
   (四)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元宝房。由沙俄于1902年始建,日军1905年占领旅顺后接管并进行扩建。它是世界上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连续修建、连续使用的一座监狱。它所关押的并不完全是中国人民,还有反战的朝鲜、日本等国的进步人士和美国飞行员等。每间囚室长约5.6米,宽只有2.7米,整个面积只有15平方米的牢房里,要关押8至10名犯人。在每间牢房的墙壁上,贴有一张日、韩、中三国文字的狱规。刺杀日本枢密院议长、首任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的韩国爱国志士安重根就被关押在这里,并在这里被杀害。日军在投降后烧毁了大批监狱档案,使日寇统治监狱40年间究竟杀害了多少仁人志士,成为千古之迷。过往的历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那些记载着历史伤痕的烙印,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6月24日下午,在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讲解员的陪同下,诸位同事满怀悲愤的心情参观了监狱旧址。
  (五)大连汉墓博物馆
  大连汉墓博物馆位于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沙岗村,2010年正式落成开馆,是大连市唯一的汉代遗址类博物馆。馆内展示文物近三百件,通过遗址复原及出土文物展示,揭示两汉时期大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以及汉代大连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紧密联系。该馆独具特色之处,在于它全面展示了汉代不同历史时期大连地区的贝墓、贝砖墓、砖室墓等墓葬形式。博物馆中心地带为贝砖木椁墓,是迄今为止营城子地区发现的最大的贝砖木椁墓。贝砖木椁墓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有的一种汉代墓葬形式,在修建墓室过程中,利用海边丰富的贝类资源,代替中原地区流行的大型空心砖和大型条石,是用贝类与砖、木相结合的方法建筑的墓葬。
  6月25日上午,在旅顺博物馆同仁襄助下,项目组一行赴大连汉墓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器物部同事在参观过程中,结合我院雕塑馆展览的汉代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为项目组成员讲解了汉代墓葬结构、大连地区具有特色的汉砖纹饰。此外,该馆还陈列有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诸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骨角蚌器等文物。博士后杨杨根据出土器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为大家简要讲解了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以及山东龙山文化对该地的影响。甲骨文的创造者商族,发祥于冀南的古漳水地区,接近山东龙山文化分布区的西北缘。山东龙山是一支富有创造力的强势文化, 在受它影响的冀南和辽南两地不难看出彼此之间的相似之处。
  (六)大连自然博物馆
  现在从事学术研究,不但需要博物馆学、古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知识背景,还需要我们对古生物学、古地质学具有一定的了解,达到拓宽知识层次,丰富相关学科领域的目的。因此,项目组于6月26日赴大连自然博物馆参观学习。该馆是一座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有各种标本近二十万件,珍贵标本六千余件。其前身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办的“地质调查所”。1959年,为庆祝抗战胜利14周年,正式定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辽西古生物化石等12个展厅。展出的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极为珍贵。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旅顺博物馆为项目组联系了自然博物馆导游进行讲解。在该馆展览的龙骨标本前,博士后李延彦等研究室青年同事表示出了极大兴趣。晚清时期甲骨文的发现,便是因为它被当做药用的“龙骨”,而进入了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视野的。甲骨文从材质上讲可分为龟甲和牛骨两大类,药用的“龙骨”则主要指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骨骼的化石。因此,王懿荣治疗腹泻而发现甲骨的故事可能有待商榷。该馆在展陈方面,突出动植物标本与自然环境的契合,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观感。项目组同事认为这种展陈的方式和理念,与历史人文领域的故居原状陈列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  结语
  项目组同事通过本次赴辽宁大连(旅顺口)的考察,对甲骨学与殷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本次考察也令大家对辽东半岛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些重要收获,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资料、拓展了思路。
TAG标签耗时:0.065447092056274 秒

关键词: 殷墟 王素 博士 龙山文化 拓片 王振 尚书 马衡 王国维 内阁 明器 拱门 本愿 铺首 考古学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

项目组赴辽宁大连(旅顺口)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