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专家赴“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故宫学文化节”讲座概况

时间:2015-09-06

  2015年3—5月间,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主办、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具体承办的“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故宫学文化节”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故宫10位专家赴北京工业大学举办讲座,内容包括平安故宫、故宫学、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故宫历史与文化等多个方面。
  第一讲:3月25日下午2:00-4:00,郑欣淼先生在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汲学楼第一报告厅为师生们作题为《谈谈故宫文物藏品的意义》的专题报告。这是“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故宫学文化节”首场讲座。300余名师生一起聆听了报告。郑先生以故宫博物院中丰富的文化藏品为切入点,通过清代颇具代表性的“青玉盆水仙花盆景”、《钦藏英皇全景大典》等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清宫文物藏品的来源,清宫收藏的整理与研究以及清宫收藏的意义。他特别指出,我们应当关注藏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清内府珍藏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文物载体,是一部浓缩的中华5000年文明史,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故宫的各类文物藏品里均得到充分的印证,其整体上反映着国家的命脉、民族的精神。在现代文化建设中,这些藏品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对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讲: 4月1日下午2:00-4:30,单霁翔院长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为全场听众做了题为《故宫的世界  世界的故宫》的讲座,全场听众座无虚席。单院长在讲座中谈到,故宫博物院所拥的三大文化资源,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级文化资源,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宫殿古建筑群,世界上收藏数量最多的中国文物藏品,世界上数量最多且结构最复杂的观众群体,这些都说明故宫博物院应该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一座对于社会民众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博物馆,一座对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承担更加重要责任的博物馆。同时,故宫既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地,又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还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些文化身份集于一身,就要求故宫博物院应该通过不懈地努力,成为既值得骄傲,又令人尊敬的文化典范。面对这座历经沧桑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面对这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面对未来,他提出要做好以下工作:继续努力完成文物整体修缮工程,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彻底解决故宫存在的火灾隐患、盗窃隐患、震灾隐患、藏品自然损坏隐患、文物库房隐患、基础设施隐患、观众安全隐患等7大安全问题,确保故宫平安;通过展示效果的提升、丰富展览内容、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科技支撑、扩大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努力,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单院长认为,故宫博物院独有的三大文化资源,以及面对未来的故宫博物院的三个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故宫人的“故宫梦”。希望通过全体故宫人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早日实现保护好故宫文化遗产、建设好故宫博物院的美好蓝图。
  第三讲:4月2日下午2:00-4:00,故宫学研究所章宏伟所长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一层报告厅做了题为《故宫博物院创始人李煜瀛》的讲座。报告中,章所长介绍了李煜瀛的生平,并主要论述了他为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做出的贡献。他谈到,李煜瀛曾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随后,他分析了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覆灭至1924年期间,紫禁城所处的历史背景,剖析了从直奉大战后驱逐溥仪出宫至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之间,与李煜瀛相关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他谈到,李煜瀛在驱逐溥仪出宫时被推举为国民代表。1924年11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正式成立,李煜瀛担任委员长。李煜瀛在筹建故宫博物院的过程中,曾力排阻挠干扰,组织专家全面清点宫内文物、图书、物品,并抓住时机创立故宫博物院,中国博物馆事业由此向正轨化发展。在故宫任职期间,设法确保故宫文物、典籍免遭流散。除了详细讲解李煜瀛为故宫博物院成立作出的历史贡献外,章所长交叉回顾了故宫博物院成立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如驱逐溥仪出宫、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易培基盗宝案等。他认为,做学问就如同做法官,要用第三只眼看世界,应摒弃个人情感,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评判历史,力争“尊重事实,还原真相”。同时,他认为,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年之际,他介绍一位为故宫博物院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对历史的尊重,并表达对李煜瀛的敬意。
  第四讲:4月9日晚6:00-8:00,宋纪蓉副院长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为北工大师生作了题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科技》的演讲,全场听众座无虚席。讲座中,宋院长主要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物医院的基础,包括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2.文物医院的构建,包括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文物的病害诊断,针对诊断结果会诊,结合保护修复工艺展开的科学研究;3.文物的预防科学,包括环境、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的预防。宋院长通过大量图片及丰富的内容,为全场听众讲解了故宫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方法、技术及传承。她认为,故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不但收藏了180余万件(套)的文物,还保存了许多中国古代的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 。故宫博物院的文保科技部作为文物修复部门,拥有传统镶嵌修复技艺、传统囊匣制作技艺、传统漆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钟表传统修复技艺、古代木器家具修复技艺等多项传统技艺,完成了大量的文物修复。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目前仍在加大力度保护故宫特有的传统工艺,同时也在不断将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引入现有的传统工艺技术中。故宫博物院,基于长期实践,已通过采取各种手段,预防文物可能产生的各种破坏。在未来,故宫博物院会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为故宫文物提供更有效的保护手段。
  第五讲:4月16日下午2:00-4:00,我院研究员李文儒先生在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汲学楼第一报告厅举行了题为《故宫文化的价值观》的讲座,全场观众座无虚席。李先生在讲座中谈到,故宫是皇帝的地方,是传统的文化,历史的文化,曾经属于帝制。和我们现在的文化相比,与正在社会主义文化相比,是冲突的。在这样一个冲突背景下,我们今天从事现代文化这样一个建设过程当中,要正确区别对待帝制的文化。他认为,讲价值观,就是一种导向,就是一种评价,就是一种目标的追求。对于文化遗产都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对于故宫文化有具体的讨论。李先生认为,观众参观故宫博物院,至少还是参观故宫博物院?这个里面三个概念。就是三个标志,三个形象。皇宫是一个,故宫是一个,故宫博物院是一个。所以,我们想到故宫的时候,是有三种身份的认知,三种身份的演变,三种身份的不同的文化含义象征,这个里面一定有价值观。通过详细地分析,李先生总结为:皇宫、故宫、故宫博物院,从文化上面来讲是三种文化形态。第一种文化形态就是皇帝做主,最高权利是皇帝一个人的,是天子,就是君主文化。到了故宫的时候,是半民主,半君主。而到了故宫博物院以后,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里面重要的一块,而文化事业单位,则是民主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六讲:4月23日晚6:00-8:00,我院研究员李季先生在逸夫图书馆一层报告厅给北工大师生作了《故宫对外文化交流》的报告。报告主题包括2个部分:走向世界的故宫博物院和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对于第一部分,李季先生基于大量的图片,论述了随着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的博物馆走向世界提供了的前所未有历史机遇。他认为,抓住国家外交大局为文化交流提供的机遇和平台,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特有的优势,迅速在世界博物馆大馆间战略合作、大型展览互换、多层次项目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可以推进故宫博物院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对于第二部分,李季先生通过讲述从故宫博物院建院到文物南迁,再到两岸故宫对话的过程,论述了两岸故宫是一家,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磨合彼此之间的差异,推进了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个整体博物馆的事业发展。李季先生的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全场听众的共鸣。
  第七讲:5月7日下午2:00-4:00,我院研究员陈丽华研究馆员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做了题为《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的讲座,约200名师生参加了讲座。陈丽华研究馆员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明清两代皇宫的建构。她将皇权至上思想、封建宗立法制以及宫廷礼仪与众多楼阁殿宇相结合,为大家带来了紫禁城意蕴及皇宫价值的全方位解读。陈丽华研究馆员认为,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随后,陈丽华研究馆员讲解了居住在紫禁城里的清代皇帝。她认为,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自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东北,建国后金政权,至溥仪退位,共历十二位皇帝;康熙、乾隆皇帝可谓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而宣统皇帝溥仪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即位时年仅三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再次,陈丽华研究馆员介绍皇帝在紫禁城中的生活,包括普通一天和特殊一天的生活。其中,皇帝普通的一天生活主要包括皇帝一天中常规情况下的学习、理政、穿衣、吃饭、居住的情况。她认为,这里所讲清代皇帝一天的政务和日常生活,不是具体某天生活的再现,而是根据一天内必要的和主要的活动,浓缩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皇帝一天生活的图景。而皇帝特殊的一天,则包括登极大典、大祀、大婚、此外,每年的元旦冬至和万寿三大节,宴飨、派将出征、册封皇后等,皇帝的生活就有特殊的意义了。
  第八讲:5月14日晚6:00-8:00,我院宫廷部副主任王子林研究馆员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作了题为《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的讲座。王子林研究馆员的讲座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紫禁城起源于测天;皇宫的天象;中轴神秘的历史;紫禁城前朝的历史文化;紫禁城后廷的历史文化。他认为:紫禁城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紫禁城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文化。紫禁城源于测天的文化意义是要敬畏天,但早期还没对天进行哲学本体的认知,只是对最高权利的界定即“天命神授”。紫禁城比拟天上的紫微垣,是人间的天宫。金水河穿越紫禁城,恰似天上的银河横亘。中国人的雄心和宽广的胸怀,一根贯穿大地的中轴一定会出现。明代中轴上的建筑之多,体量之大,远远超越了历代中轴上的设置。但紫禁城的中轴并没就此结束,而是向南一直延伸至五岭,而成为全中国的中轴。 对统治者而言,在儒家看来,生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强调以仁为本,要求统治者替天行道,推行仁政,施善与民。由此可知,紫禁城的背后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天地有大德曰生;生生不息,生即是善,即是仁;天地万物之心-自我之心-仁心-包容,养天地之浩然正气。天地间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为天下立法,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子林研究馆员的讲座为每个听众打开一扇重新认识中国儒家历史与文化的千古窗口,从中国古老文明中诞生的紫禁城,遵循天理之道,布局设计了一座旷古的宫城,把儒家文化的三大法宝融入其中,不仅彰显了儒家文化的精神,也为我们探循中国文化走向何处提供了可能。
  第九讲:5月21日下午2:00-4:00,我院研究室主任余辉研究馆员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一层报告厅给师生们讲解了《元代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卷》,全场听众座无虚席。讲座中,余辉研究馆员介绍了黄公望的生平,认为黄公望一生的思想以儒家的入世为起点,最终回到全真教。这是在元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必然选择。随后,他介绍了黄公望作品《富春山居图》的内容,阐述了部分画卷被毁后的命运,及数百年来历经重重周转,直至现在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他讨论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的创作经过和赏析方法。尤其在赏析方法上,他提出应该远看构图和气象,近观造型和技法,再远观意境和格调。讲座最后,余辉研究馆员发表了自己的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历经磨难的感言:三百六十多年前,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因收藏者的愚昧险些造成千古之憾,由于当时贤者的勇气与智慧使之得以保留,但至今仍身首异处、隔海相望。有幸的是,201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将两图在台北合璧展出,它们历经了362年的沧桑终于有了数月天的团聚,使台湾的百姓们一饱眼福。当然,绝大多数的大陆百姓没有看到这一盛况。我们希望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也能够在大陆合璧展出。余辉研究馆员在演讲的总结中说:文物收藏的最大忌讳是失散、割裂和分离。国宝级文物越有缺损,就越加遗憾。幸运的是,我们知道它们身处何处,凭借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相信旧的悲剧总会结束,新的悲剧不再会有。
  第十讲:5月28日晚6:00-8:00,我院器物部主任任万平研究馆员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为北工大师生做了题为《龙凤呈祥——清代皇帝大婚典礼》的讲座。这也是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故宫学文化节名家讲坛的最后一讲,全场观众座无虚席。讲座中,任万平研究馆员首先介绍了清代五礼(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的基本概念和数量,随后介绍了清代礼仪总程序,包括选秀女、复选、婚前礼、成婚礼、婚后礼等内容,并列举了在皇宫中举行大婚皇帝。接下来,她详细讲解了各个礼仪过程的具体程序,如婚前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程序,成婚礼包括坐帐、拜堂、合卺,或跨火盆、坐帐、跨马鞍、合卺等程序,婚后礼包括庙见礼、拜舅姑礼、归宁礼、庙见礼、朝见礼、颁诏礼、庆贺筵宴礼等程序。任万平研究馆员结合讲座内容,展示了大量宝贵图片资料,再现了皇帝大婚时仪式、宴会、礼器等实景和实物,使全场观众大饱眼福。
  此次北工大故宫学文化节名家讲坛是《北京工业大学——故宫博物院校院合作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推进了故宫学、平安故宫工程在高校师生中的宣传和普及,而且有利于院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的研究特色,协同创新,以“共赢”为目标,在研学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推动各方在基于故宫学理论学科的全方位合作,服务于平安故宫建设,实现我院文化遗产保护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共同进步。
TAG标签耗时:0.052119016647339 秒

关键词: 花盆 内府 宫人 镶嵌 囊匣 文物南迁 满族 辛亥革命 大祀 元旦 冬至 黄公望 富春山 选秀女 合卺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