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举办“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暨“明清御窑瓷器考古新成果展”学术座谈会

时间:2016-11-28

  2016年10月25日,“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简称“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暨“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简称“明清御窑瓷器考古新成果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斋宫举行,与之配套的学术座谈会也于当日下午两点在故宫建福宫花园敬胜斋召开。与会代表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上海市博物馆、台北故宫、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相关机构和院校。就与展览密切相关的明代御窑瓷器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座谈会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主持。
  故宫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首先发言,耿先生回忆了20世纪30年代左右,社会上对成化御窑瓷器的认识并不清晰,但孙瀛洲先生却较早认识到成化御窑瓷器的价值,并凭借丰富的经验,总结归纳出利用成化御窑瓷器所署款识鉴定成化御窑瓷器的歌诀,这一歌诀如今仍被研究成化御窑瓷器的学者大量引用。耿先生认为随着对景德镇御窑遗址不断深入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成化御窑瓷器标本,这为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成化瓷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也逐渐揭开了成化御窑瓷器的整体面貌。故宫博物院和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器)厂自古渊源深厚,此次双方通力合作将成化御窑瓷器的传世品和出土品一同展出,可谓意义重大。相信在各方的合作和努力下,必定能将成化御窑瓷器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故宫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所长吕成龙研究馆员是这次“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的策展人,发言中他首先表示这次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合作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和景德镇御窑考古新成果展,意义十分重大。故宫博物院将院藏成化御窑瓷器精品悉数予以展示,这在故宫博物院成立91年历史上尚属首次。本次展览是目前为止在大陆地区有关成化御窑瓷器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一次展示,广大古陶瓷专业人员和爱好者可以大饱眼福。接着他谈到,对于成化御窑瓷器的认识就如同前面耿宝昌先生所说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自1975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开始出土成化御窑瓷器残片标本开始,随着出土标本的不断增多,对于成化御窑的相关研究也在逐步推进。在对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传世品中所不得见的瓷器品种,如这次展览中可见的青花鹤颈瓶以及素三彩鸭式熏。这些都对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成化御窑瓷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展览的特色,是将故宫博物院藏的成化御窑瓷器传世品与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落选品进行比对展示,由此可以得见成化朝御窑瓷器的拣选标准。吕成龙研究馆员还特别强调,应将成化御窑瓷器置于成化朝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这包括成化皇帝本人的生平、性格以及志趣,还有成化一朝的朝政等,这些都对成化御窑的烧造有着一定的影响。后世对成化御窑瓷器多有仿烧,本次展览专辟一单元展示后代所仿成化御窑瓷器。针对成化御窑瓷器的鉴定,吕成龙研究员谈道,鉴别成化御窑瓷器主要还应综合器物造型、纹饰、画功、胎釉和款识等几个方面,其中孙瀛洲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所总结出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年款歌诀和“天”字款歌诀,仍是我们今天鉴定成化御窑瓷器所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王光尧研究馆员是本次“明清御窑瓷器考古新成果展”的策展人,在发言中他谈到举办该展览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品和考古出土品相对比,让大家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明代御窑瓷器面貌。依靠近些年所积累的考古成果,透过器物本身去更全面地了解明代御窑的生产制度、工艺流程,而仅仅依靠对传世品进行研究是无法企及的,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针对此次展览,王光尧研究馆员还特意提到这次展览中设有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可让观众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景德镇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从而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和分享考古发掘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来自台北故宫的蔡和璧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台北故宫所藏成化御窑瓷器概况。她谈到台北故宫收藏的成化款瓷器大约有700件左右,但这其中包含从明代万历时期开始到清代道光时期为止所仿“大明成化年制”款各类瓷器。从传世品看,成化御窑瓷器基本都是小件器物,“成化无大器”的说法也即由此而来。但在这次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合办的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中,却看到有在台北故宫收藏中所不得见的成化御窑瓷器大件器物,这就大大丰富了人们对成化御窑瓷器的认识。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研究员表示,此次参展的考古发掘品是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30多年来的考古积累。随着对明清景德镇御窑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使我们对景德镇御窑厂的认识也逐渐提高。特别是2004年和2014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分别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展考古发掘,获得不少新的成果。这次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将诸多不同品种的明清御窑瓷器拿到故宫博物院进行展示,希望从考古学的角度综合考察明清御窑生产工艺的演变。江所长表示,明清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需要多方合作,感谢故宫博物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合作平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沈岳明研究员则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浙江省瓷窑遗址考古的相关情况。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合作发掘的德清县火烧山窑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发掘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解决瓷器的起源及越窑研究中的一些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同时也表示,通过观看这次举办的展览,对解决浙江窑址出土一些器物的年代问题也有所启发。任万平副院长就此补充说,虽然浙江省考古所发掘的瓷窑遗址在年代和窑口上与景德镇御窑遗址有所区别,但是双方在方法和手段上仍是有许多可相互借鉴学习之处。
  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代表纷纷就这次展览和成化御窑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其中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研究馆员从统计学和实验考古的角度作了发言。他认为可以利用传世品和考古成果,对成化御窑瓷器某一品种的成品率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并依托考古发掘的标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和研究,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成化御窑瓷器。
  上海博物馆陶瓷部主任陆明华研究馆员则表示,这次将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品和景德镇考古新成果在故宫博物院集中对比展示,对于研究成化御窑瓷器以及成化御窑瓷器对后世瓷器烧造的影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陈华莎则向大家介绍了伊朗收藏的成化御窑瓷器,并从中西交流的角度对成化御窑瓷器烧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南京博物院霍华研究馆员则介绍了江苏淮安发掘出土的两片刻“天”字款的龙泉窑青瓷残片,并提出应进一步探讨其是否与成化御窑斗彩“天”字罐所署“天”字有关联。
  座谈会最后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作总结发言。张先生在发言中首先结合自己对陶瓷窑址考古的经历,讲述了对陶瓷器和考古学的认知过程。认为陶瓷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对传世品或是瓷窑遗址进行客观研究,而是应深入到陶瓷器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和烧造制度。在研究官窑瓷器的同时,还要充分关注民窑瓷器的烧造,要将陶瓷研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张先生希望大家利用新的考古成果,将古陶瓷研究不断推上新的台阶。
  座谈会讨论环节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共同观摩了由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带来的景德镇市珠山明代御器厂遗址出土的28片瓷片标本。代表们纷纷表示,看了展览再观摩标本,感觉收获更大。TAG标签耗时:0.099394083023071 秒

关键词: 景德镇 斋宫 建福宫 敬胜斋 南京博物院 故宫研究院 策展人 御窑厂 青花 素三彩 说法 长江 考古学 越窑 龙泉窑 青瓷 斗彩 张先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任万平副院长主持座谈会

任万平副院长主持座谈会

耿宝昌先生发言

耿宝昌先生发言

座谈会讨论现场

座谈会讨论现场

张忠培先生总结发言

张忠培先生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