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说,就是展览的“导演”,即那些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的博物馆,起源是由于博物馆的收藏品需要不时地向公众开放,它们不能老是按照年代陈列,必须有主题、有选择,强调一种编辑的展示概念。这种展示方式渐渐地扩展到当代艺术领域,并为其所吸纳。策展人又兼具艺术家组织者、艺术批评家、沟通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等责任。对现代展览来说,有策展人和没有策展人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展览是沉闷乏味还是引人入胜,取决于有无策展人,以及策展人的能力高低。
2007年3月9日,就在“英国与世界——1714—1830”展览揭幕的当天下午,故宫博物院报告厅迎来了大英博物馆麦葛瑞格馆长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希拉·奥康诺女士,他们为中国观众就大英博物馆的收藏情况和这次展览主题的策划过程做了一次精彩的讲演。
“能反映不同文化间的联系”是主要入藏标准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博物馆,其宗旨是从世界各地收集不同历史时期的藏品,从而反映不同地区面对人类共同问题时采取的不同解决方法。
麦葛瑞格馆长认为,收藏的艺术品应该具有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使它得以在百年之后仍能作为“历史的见证”而具有存在意义。因此,能够传达社会信息、所传达的社会信息具有比较价值、一定的精美程度,成为该馆在选择艺术品时遵循的原则。
他以一件来自非洲莫桑比克的“武器宝座”为例,说明藏品在引人思考、提供教育意义方面的价值——“武器宝座”是一把由10余支枪焊接而成的座椅,它表明了当地在内战期间有用战利品制成座椅来炫耀武力的习惯。但是研究发现,组成这只座椅的枪支却是来自欧洲各个地区,可见欧洲的武器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非洲国家的内部战争。现在,这件藏品被频繁地展示出来,用以警示人们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和影响。
“持续入藏”有助于研究文化发展脉络
麦葛瑞格馆长介绍说,欧洲的鉴赏家总是非常欣赏中国艺术。这次展览中最漂亮的展品之一是一幅14世纪的工笔花鸟画长卷,名为《乾坤生意图》,它描绘了盛开时的花草,以及穿插其间的各种小昆虫。在讲座中,麦葛瑞格馆长将这幅图与现代中国画家杨艳平的花鸟画《河塘秋色》对比展示,后者的恢弘写意与前者的细腻写实形成反差。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特色。同时也表明,持续入藏对于研究文化的发展脉络能够提供帮助。
“非物质文化藏品”
大英博物馆在关注艺术品的同时,还将目光投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有上百名居住在伦敦的孟加拉印度教教徒在大英博物馆内庆祝了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杜加尔女神节”。博物馆方面为庆典提前扎制了巨大的女神神像,并在祭祀后投放到相当于印度恒河地位的英国泰晤士河内。这个节日的庆祝过程,同时也是博物馆在展示其所收藏的“非物质文化藏品”的过程。一个原本只有印度教教徒庆祝的节日,通过博物馆的传播,现在为更多人所了解。
“对世界的痴迷促使英国人环绕全球、追溯历史”
策展人奥康诺女士在演讲中对“英国与世界——1714—1830”展览及其主题进行了概述。她从近200件展品中挑选出一部分或是较为有意义,或是极其精美的展品进行详细介绍,还谈到了隐藏在展品后面的人们,包括收藏家、学者、艺术家和探险家的故事。她说,“正是这些人对世界的痴迷引导他们不仅环绕全球,而且追溯历史。” 同时,她也讲述了关于大英博物馆建立之初的情况和它的一部分重要展品是如何入藏的。
奥康诺女士策划这项展览花费了2年时间,她对所有展品进行过详实地考证,而并不局限在年代、收藏经历、藏品特征等基本情况的收集。在此基础上,从展览主题角度加以品评,这使得这场讲座听起来更像是她为“英国如何探索世界,并给予中国文化极大关注”所撰写的一篇论文,上百件展品以及它们背后所延伸出来的支脉成为她观点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