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修禊朱御墨
兰亭修禊朱御墨
兰亭修禊朱御墨
兰亭修禊朱御墨
【兰亭修禊朱御墨】
故00129723-7/2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兰亭修禊朱御墨,清乾隆,长16.2厘米,宽8.4厘米,厚2.2厘米。
  此墨朱色纯正,仍沿袭传统制墨方法,制作精良。一面上方有楷书“御墨”两字,中间为楷书“乾隆丁巳年(1737年)制”六字,下方为“兰亭修禊”印一,皆填金。一面为“兰亭修禊”图。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另附《朱墨法》:“用好辰砂一两三,红朱二两,用秦(芩)皮水煮胶,清沁七日夜,倾去胶之清水。于日下渐渐晒至干湿得所,以墨印印之,砚中研用甚佳。一法,以花朱同藤黄磨点成嘉年内朱砂墨妙法。”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述古书法纂》记“造朱墨法”:“造朱墨药汁如造雌黄墨法,此却用绝好银(石)朱为最。”内务府《墨作则例》记载:“做朱墨料用朱砂一斤,广胶六两,冰片三钱,飞金十张,棉子一钱,白布二尺,碳十觔,每五十觔,每料得朱墨十九锭,每锭重五钱三分,共重十两四钱五分。懋勤殿交出改造黑墨,所用冰片、麝香照核减例用两成,改造红墨,照核减冰片二两,用六两八钱六分二厘成做,核减独草烟子每一料重一百八十两,需用桐油三百觔,猪油一百五十觔。灯草二十二两四钱,苏木三十三两六钱,生漆二十二两……”

撰稿人:林欢

兰亭修禊

“兰亭修禊”是指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初三日,诗文书法俱善的王羲之与当时的贵庶名流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的兰亭相聚,行古时袚禊之礼,即借助溪水的流动,使酒觞顺势而下,觞至人前,必须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觞。聚会后,将众人的诗作集于一处,王羲之援笔写下艺术性与思想性俱佳的、脍炙人口的《兰亭序》。

丁巳

占卜日期。殷人记日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一轮回。本版第二句卜辞省略了占卜日期。

高濂

明代万历时人,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今浙江杭州人。戏曲作家,曾任鸿胪寺官。《遵生八笺》为其杂著之一。

辰砂

辰砂亦称朱砂,猩红色,半透明。

朱砂

一种国画颜料,即“辰砂”。朱砂是石灰岩中的矿石,湖南的凤凰、麻阳,贵州的安顺,四川的秀山,云南的大理均有出产。

内务府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生漆

未经过炼制(曝晒或煎熬)的漆为生漆,反之则称熟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