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侣乐志图墨】
新0016768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叶公侣乐志图墨,清雍正,长7厘米,宽1.8厘米,厚0.7厘米。
墨长方形,墨面填金楷书“乐志图”三字,下题阳文楷书“歙叶公侣监制”款,墨背雕饰螭纹,墨侧题阳文楷书 “雍正乙巳年夏月”。
此墨制于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时值雍正皇帝继位未久,正着手肃清政敌。“乐志”典出庄子《南华经》,其中赞伯夷、叔齐“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于世。”制墨者以“乐志图”为铭或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文人韬晦自守的心态。
墨长方形,墨面填金楷书“乐志图”三字,下题阳文楷书“歙叶公侣监制”款,墨背雕饰螭纹,墨侧题阳文楷书 “雍正乙巳年夏月”。
此墨制于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时值雍正皇帝继位未久,正着手肃清政敌。“乐志”典出庄子《南华经》,其中赞伯夷、叔齐“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于世。”制墨者以“乐志图”为铭或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文人韬晦自守的心态。
撰稿人:吴春燕
叶公侣
清康熙年间安徽修宁制墨名家,墨肆“知白斋”,善制小巧精致之品,以成套集锦墨闻名。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