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石螭边长方砚】
新0006543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歙石螭边长方砚,清,长16厘米,宽10. 4l厘米,高2.6厘米。
砚歙石制,青黑色,石上隐现牛毛般的自然纹理,石质温润而细腻。砚面雕斜通式砚池,左、右及上三边饰螭纹边框,纹饰以上边框的火珠为中心,左右对称。砚背覆手深挖,中央偏下阴刻行书“墨餮”。
饕餮乃古代传说中贪食之兽,多饰于古青铜器和玉器上,此处刻“墨餮”系赞砚之嗜墨。此砚色深沉,质润泽,形制厚重而圆融。
砚歙石制,青黑色,石上隐现牛毛般的自然纹理,石质温润而细腻。砚面雕斜通式砚池,左、右及上三边饰螭纹边框,纹饰以上边框的火珠为中心,左右对称。砚背覆手深挖,中央偏下阴刻行书“墨餮”。
饕餮乃古代传说中贪食之兽,多饰于古青铜器和玉器上,此处刻“墨餮”系赞砚之嗜墨。此砚色深沉,质润泽,形制厚重而圆融。
撰稿人:吴春燕
砚池
砚面贮墨汁处,或称墨池,多为深凹小池。砚池多有富于装饰性者,以安排之巧、形状之奇或纹饰雕刻取胜。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覆手
砚背凹入便于手掌承托的部位称覆手。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饕餮
传说中龙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特点是极其贪食。《说文解字》释其为:“饕,乃贪嗜财货饮食之意。贪食每较贪财为甚,以食盖财,故从食。餮,为大张其口以人财货纳饮食,故从飧声。”《吕览·先识》中说:“饕餮,恶兽名。古代钟鼎彝器,多琢其以为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虽然饕餮纹大多铸于青铜器,但玉器、瓷器等上也有不少饕餮纹。有的作品只琢刻鼻以上的部分,无口与颏,寓意节食戒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