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
【青玉管碧玉斗紫毫提笔】
故0013251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青玉管碧玉紫毫提笔,清,管长17.2厘米,管径1.3厘米,斗长2.3厘米。清宫旧藏。
  笔管青玉质,笔顶端镶青金石,下端镶碧玉笔斗。笔斗纳束紫毫,笔头的根部装饰红、蓝、黄多种染色毫毛。
  此笔乃清代制作,笔身光素无琢饰,质莹润,色和谐,突出了玉材的自然之美。
撰稿人:吴春燕
关键词: 碧玉 紫毫 提笔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紫毫

为野兔脊背上一小撮紫黑色弹性极强的箭毛,也称箭毫。紫毫比普通兔毛坚长健利,稀少而名贵。唐诗人白居易《紫毫笔》诗称:“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提笔

亦称斗笔,在笔管的末端加以覆斗状的笔槽,以增大笔毫的容量。 这类毛笔适用于书写匾联碑额等大字体。因字形较大,多悬肘提笔书写,故称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