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雕鱼纹砚】
新0011961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青石雕鱼纹砚,宋,长11.5厘米,宽6.9厘米,厚2厘米。
砚为青石质,砚面上窄下宽,侧面收敛,呈梯形。砚面开椭圆形砚堂,深凹处为砚池,池上浮雕鱼纹,有似游鱼在池,颇为别致。
此砚石质粗糙,较为坚硬,背面较窄,并有剥蚀。造型古朴,为宋代石砚特点。
撰稿人:赵丽红
鱼纹
以鱼与余同音,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鱼”。宋代南北各窑已多有用此题材,在元代景德镇、吉州、磁州、龙泉各窑制品中亦常见,至明清彩瓷中使用更为广泛。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砚堂
砚的中心研墨处。为砚较为空白开阔的部位,又称墨堂、砚心。此处便于研墨,利于旋转,易于运动。砚的实用价值即视砚堂处石质的好坏而定。
砚池
砚面贮墨汁处,或称墨池,多为深凹小池。砚池多有富于装饰性者,以安排之巧、形状之奇或纹饰雕刻取胜。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