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鼻纽“东郡守丞”印
“东郡守丞”铜印
“东郡守丞”铜印印面
“东郡守丞”铜印钤本
【铜鼻纽“东郡守丞”印】
新0003144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铜鼻纽“东郡守丞”印,印面2.4×2.4厘米,通高2.1厘米。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东郡守丞”四字。印文字体笔划较粗壮平直,“丞”字末笔作一横笔,两端不上翘,为东汉印文笔势特点。
  此为东汉时郡官印。
撰稿人:方斌
关键词: 东郡 守丞

东郡

古行政区划,本秦时置,汉代延置。两汉时辖境大部分相当今河南省东北部地区,东至今山东省中西部边界。《后汉书·郡国志》载兖州刺史部下“东郡,秦置,去洛阳八百里。十五城”,为“濮阳、燕、白马、顿丘、东阿、东武阳、范、临邑、博平、聊城、发干、乐平、阳平、卫、谷城”。

守丞

郡太守之佐官,亦称郡丞。《通典》卷三十三记:“郡丞,秦置之以佐守,汉因而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