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皮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狮皮手持金刚菩萨唐卡】
故00008839-3/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狮皮手持金刚菩萨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高127厘米,宽76厘米,画心纵66厘米,横44厘米。清宫旧藏。
  此手持金刚菩萨藏文名为“狮皮金刚手”,蓝色身,忿怒相,三眼圆睁,张口龇牙卷舌,火焰赤发,戴宝冠,周身以蛇为胳腋,腰束虎皮裙,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施期克印左展立姿,立于莲花台上,身后为火焰背光。上界为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和法海如来,下界为红色大黑天。唐卡背面有汉满蒙藏四体墨书白绫签,汉文为:“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进丹书克供奉利益画像手持金刚菩萨。左四”。
撰稿人:王子林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手持金刚菩萨

手持金刚菩萨亦名金刚手,据称乃释迦佛之秘密化身,是其宣说密法时所现尊形,故也称秘密主。总体来说,手持金刚菩萨有寂静相与忿怒相两种显现区别,作为象征降伏意义的主尊,其后期形象以忿怒相为习见。手持金刚因教典传承互异而显相众多。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金刚杵

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中为摧毁妖魔的法器。

期克印

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种,中指和无名指弯曲,余三指伸直,拇指压在弯曲的二指上。

左展立

佛像站立姿势的一种,即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展立姿是呈忿怒相的神常用的一种站立姿势。

大黑天

音译称摩诃迦罗、莫诃哥罗、嘛哈噶拉等,为大自在天的化身,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的护法神之一,民间亦将其视为战神、施福之神,在西藏极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