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崟京口三山图卷
【张崟京口三山图卷】
新0008211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京口三山图》卷,清,张崟绘,纸本,设色,纵29.3厘米,横193厘米。
  此图通过画卷横向展开的方式,以纪实的手法逐一展现了作者家乡“京口三山”的名胜景观。“京口三山”指北固山、焦山、金山,它们之间呈鼎立对峙的犄角之势。其中北固山背临长江,峭壁如削;焦山耸立于江心,犹如“中流砥柱”,山寺隐约,林木苍翠;金山似“江心一朵芙蓉”,塔寺台阁皆依山傍势凿岩而建,形胜天然。此图基于宋画写实的手法,刻画入微,墨色重叠积染,山体、树木呈现苍浑丰郁之势。此图作为一幅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实景写照作品,对于后人研究“京口三山”的地理、地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款署 :“京口三山图,呈云汀大人钧鉴。丁亥七月,丹徒张崟。”钤“张崟之印”白文方印。鉴藏印有 “筠州吴应南收藏书画印”朱文长方印、“雷洛”朱文长方印。
  “丁亥”是道光七年(1827年),作者时年67岁。

撰稿人:陶静
关键词: 背临 长江

背临

根据记忆、不看原作的临摹方法。

长江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省,流至上海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因江上风帆及众多名胜古迹点缀其间,故有“历史画廊”之称,为诗人和画家们常用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