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瀚紫光阁赐宴图卷
【姚文瀚紫光阁赐宴图卷】
故0000824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紫光阁赐宴图》卷,清,姚文瀚绘,绢本,设色,纵45.7厘米,横486.5厘米。
  本幅款署“臣姚文瀚恭绘。”钤“文”、“瀚”联珠印。宫廷鉴藏印诸方。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紫光阁修缮完成,乾隆下旨将平定准部、回部的100名功臣画像张悬于四壁。次年正月,乾隆皇帝又在此设庆功宴,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领以及西征将士百余人出席。此幅描绘了当时宴庆的宏大场面。图中建筑借助西洋绘画手法而沿用中国画传统的手卷形式来表现。位于中南海内的紫光阁始建于明代,到清代成为皇帝阅射和殿试武举之所,乾隆时重修,至今依然保持着当年盛世的形貌,图画中之建筑与紫光阁实景两相对照,饶有情趣。
撰稿人:傅东光

姚文瀚

姚文瀚,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顺天(今北京)人,号濯亭,乾隆初年进入宫廷供职,工绘人物,兼善道释画像,仿古之技人皆称妙,画风规矩工整,设色浓丽。

乾隆皇帝

手卷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种,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殿试

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因在皇宫大殿内举行,故称殿试。

有情

佛教中指一切有感情、有意识的生物为“有情”,是“非情”(指草木、山河、大地等)的对称。梵文音译为萨多婆、萨埵,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