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
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
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御制诗
【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
故0011545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脱胎朱漆菊瓣式盖碗,清乾隆,口径10.8厘米,通高9.8厘米。
  碗呈菊瓣形,敞口,略外撇,弧腹,平底,矮圈足。通体髹朱漆,盖内及碗心髹黑漆后,刀刻填金隶书乾隆御制诗《题朱漆菊花茶杯》:“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裛露掇其英。” 末署“乾隆丙申春御题”及“太璞”印章款。“丙申”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盖钮及外底均有刀刻填金“乾隆年制”篆书款。
  根据档案记载,乾隆四十年二月,皇帝命令苏州织造按照发去的青白玉撇口碗样款大小,照先做过的朱漆菊瓣盘做法一样成做朱漆菊瓣盖钟一对,同年十一月做得送京后,交懋勤殿刻“乾隆年制”方款。次年《题朱漆菊花茶杯》写成以后,再传做菊瓣式钟、碗则要求內底和盖里务必刻诗,诗堂圆光做黑漆地刻字填金。
撰稿人:杨勇
关键词: 织造 圆光

织造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圆光

亦称圆鼓子,位于每块天花方光以里的正中之圆形,天花的主题纹样绘于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