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磬
【墨玉磬】
新0013205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墨玉磬,西周,长52.2厘米,最宽16.3厘米,厚2.1厘米。
  墨玉质,表面有大片的黄绿色及褐色点状沁斑。整器光素,上端一孔,下微弧形,其形制如西周晋侯墓地所出土的石磬。
  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成组悬挂于架上,大小不等,按音律高低不同排列,以槌敲击奏乐,称为编磬。编磬多用于演奏重大祭典雅乐,一般以玉或石制作。
撰稿人:徐琳
关键词: 沁斑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