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谷纹圭
青玉谷纹圭
青玉谷纹圭另面
【青玉谷纹圭】
新0012934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青玉谷纹圭,明早期,长21厘米,宽5.6厘米,厚0.7厘米。
  圭青玉质,上锐下方,呈尖首长方形。双面雕琢谷纹,谷纹圆润,略呈六边形,每面谷粒83颗,做5纵行排列,边缘两列各16颗,中间三列各17颗,排列整齐。
  此玉为1960年收购。从其玉质、造型、纹饰看与湖北钟祥梁庄王王妃墓中出土的谷纹玉圭类似。梁庄王朱瞻垍为明仁宗庶九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王,墓中出土器物多为明早期文物,由此可考察明早期文物状况。
  《周礼·春官·典瑞》:“谷圭以和难,以聘女。”《明会典·亲王婚礼·定亲礼物》中有“玉谷圭一枝。”《明会典·亲王妃冠服》也明确规定亲王妃在受册、助祭、朝会活动中需服礼服,其礼服的诸服饰中便有玉谷圭。这也与考古发现情况相符,目前出土的玉谷圭一般在亲王妃墓中。故谷纹玉圭在明代为皇室定亲、聘女,以及皇妃或亲王妃在受册、助祭、朝会活动中礼服所用。
撰稿人:徐琳
关键词: 谷纹 会典 亲王

谷纹

玉器纹样之一,即以减地法在玉器表面打磨出类似谷粒的纹样。

会典

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唐代时有《唐六典》,虽为六,实包括中央地方所有官署的体制。明清时改称会典,仍以六部为纲。清又有会典则例与会典并行。

亲王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